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脾氣虛應根據症狀來診斷

脾氣虛”一詞出於《內經》 , 如《靈樞·天年》篇中有“七十歲, 脾氣虛, 皮膚枯”的脾氣虛論述。 其後歷代醫家對脾氣虛證進行深入研究及發揮, 指出脾主運化, 是氣血生化之源, 為後天之本。 若先天稟賦不足, 或素體脾胃虛弱;或後天失於調養, 或飲食不節, 饑飽失常, 或勞倦過度, 憂思日久, 損傷脾胃;或年老體衰, 或大病, 久病之後, 元氣未複, 失於調養, 均可使脾氣虧虛, 運化功能失常, 導致氣血生化乏源, 形成脾氣虛證。

脾氣虛的症狀診斷學

劉士敬的258例內科病例中包括脾氣虛證193例、其中單純性脾氣虛證108例。 有兼證的脾氣虛證85例,

非脾氣虛證65例。 將診斷因素數量化處理:①大便次數為4~8次/日, 症狀輕者8分;多於8次/日, 症狀重者10分。 ②大便溏稀, 症狀屬輕者, 以後均記8分;大便如水樣, 症狀屬重者, 以後均已10分。 ③大便努而不出, 輕;大便艱澀不爽, 重。 ④咳嗽痰量少, 輕;咳痰量多、滑易咳出, 重。 ⑤頭重, 輕;頭重頭痛而暈, 重。 ⑥胃脘脹悶, 輕;胃脘隱痛, 重。 ⑦眼瞼、四肢水腫, 輕;全身遍腫, 重。 ⑧面色淺黃, 輕;萎黃、或晦暗, 重。 ⑨肌肉痿軟無力, 輕;萎弱不能行或上舉不能或咀嚼無力, 重。 ⑩出血量少, 輕;咳、嘔、尿等的出血量多、色淡、質稀, 重。 偶發腸鳴, 輕;腸鳴頻現, 重。 低熱, 下午體溫增高, 8分。 食後困頓, 輕;嗜臥不起, 重。 口淡無味或/和納穀不香, 輕;厭食或拒食, 重。 比正常體重減少10~20%, 輕;比正常體重減少20%以上, 重。 ⑩虛胖,
超過正常體重的10%~19%, 輕;超過正常體重的20%以上, 重。 精神不振、不喜多言;疲乏、思睡懶言, 重。 脈以虛弱為主, 輕;脈虛弱兼沉、遲等, 重。 舌淡體胖嫩, 輕;舌淡體胖嫩兼見齒瘕, 重。

脾氣虛的檢體診斷學

形體消瘦, 面色萎黃, 或見肥胖、浮腫, 舌淡苔白, 脈緩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