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病是一種遺傳性皮膚病, 臨床有很多分型, 各種分型的發病都有不同的分子機制。 目前尚無徹底治癒的方法, 但是患者若能加強皮膚護理, 再結合藥物治療, 可使症狀獲一定好轉。
首先應加強皮膚護理, 冬季氣候乾燥時, 皮膚失水相對增加, 皮損即加重。 因此, 冬季是護理的重點, 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如胡蘿蔔、奶油、白薯、魚肝油、綠葉素及豬肝等。 冬季洗澡不宜過勤, 肥皂不宜使用過多, 洗澡後要搽用護膚油脂, 可保護皮膚柔潤, 使鱗屑減少, 並保持適當的水分和足夠的營養成分。 另外, 還應注意衣著保暖,
其次在上述護理下, 病情仍比較嚴重, 考慮臨床治療。 西醫治療包括內服法和外治法, 前者包括口服大劑量維生素A, 每日10~30萬u或維生素A酸, 每日1mg/kg/日, 但長期服用可出現骨質脫鈣, 脫髮和其他中毒症狀;後者包括外用10%尿素脂, 0.1%維生素A酸霜或20%魚肝油軟膏等, 對緩和皮膚乾燥、脫屑、皸裂有一定療效。 中醫治療同樣包括內服法和外治法, 前者包括內服十全大補丸配蒼術膏、口服血府逐瘀湯等;後者包括血虛風燥證可用杏仁60g, 研碎煎湯外洗, 然後將胡桃90g, 乳汁10g, 搗爛和成膏外用;瘀血阻滯證可用大黃15g, 桂枝20g, 桃仁30g, 煎湯外洗, 然後外搽當歸膏等。
再次患者可適當進行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