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髖部是人體從骨盆向股骨過渡的區域, 包括股骨頸和股骨粗隆部。 這裡是重要的負重部位, 從骨盆傳遞來的重力在這裡拐彎;而這裡的骨質以松質骨為主, 在骨質疏鬆時強度下降很大, 因此容易發生骨折

由於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很高而且在根據瑞典的資料, 男性一生中發生髖部骨折的風險高達 11.2%, 女性更高達 23%。 髖部骨折是對老年人影響最大的一類骨質疏鬆骨折。 不像那些發生在腕部或肩部的骨折, 髖部骨折帶來的疼痛和下肢活動障礙會迫使病人臥床, 難以活動;而保守治療需要臥床三個月左右,

而臥床帶來的四大併發症, 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深靜脈血栓和褥瘡, 哪一個發生了都會危及病人的生命。 所以一旦發生髖部骨折, 即使保守治療也會危險重重, 手術又有一定的風險, 因此髖部骨折在過去就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意思是一旦發生則性命堪憂的骨折。

因此, 與手術風險相比, 需要臥床三個月的保守治療的風險一點也不少, 甚至會更大。 針對這種情況, 髖部骨折的治療原則可歸結為:“盡可能手術治療”。 這與大多數骨折治療的“盡可能保守治療”是不一樣的。 瞭解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發生髖部骨折的病人大多是老人, 都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合併症, 很多都有手術史, 對手術治療常有較大的疑慮;手術風險確實又不小,

醫生也常有顧慮。 這時候做手術就象闖關, 需要骨科、麻醉科、重症監護室、內科等多科醫生和病人以及家屬通力合作, 才能渡過難關。 但是比較而言, 保守治療是更長、更大的一關, 通過率甚至不如手術這一關。 所以, 這時需要醫患雙方充分溝通, 下定決心, 方能有把握闖過圍手術期的難關;而一旦手術成功, 病人康復的機會就大得多了, 才有可能迎來最好的治療效果。

根據骨折的部位, 髖部骨折分為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 其手術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股骨頸骨折是關節囊內骨折, 尤其是頭下型骨折, 傷後容易傷及血運, 發生骨折不癒合或者股骨頭壞死;股骨粗隆間骨折則是囊外骨折,

骨折不癒合或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較低, 但畸形癒合率很高。 針對這種不同的特點, 股骨頸骨折的治療重點落在是否能保留股骨頭上:如果錯位很少或者已有嵌插, 尤其在比較年輕的病人, 可以選擇保留股骨頭, 用三枚空心螺釘固定骨折;但如果已經發生了比較明顯的錯位, 則最好選擇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不論是螺釘固定還是關節置換, 其手術技術都早已成熟, 手術時間一般在一個多小時之內, 出血量也不大。 對於股骨粗隆間骨折, 則很少進行關節置換, 治療重點是骨折的穩定固定。 目前主要的方法是在股骨內打入髓內釘進行內固定, 這也是比較微創的辦法, 不用直接切開骨折部位, 創傷小, 手術時間一般也是在一個多小時之內。

即使對於合併多種內科疾病的老人, 髖部骨折的手術也大都可以耐受;術後最大的優勢就是很快能夠下地, 從而避免了諸多臥床併發症, 相比保守治療, 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

髖部骨折發生的平均年齡在 70 歲以上, 可以說是人體最“老”的骨折;所以目前的治療方法也都是相應地針對老年人的, 強調的是減少臥床, 早期活動。 是不是做手術, 必須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但總的原則是手術往往比保守的效果更好, 不必畏懼手術。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