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長壽之源,
身體是事業之本。
人人要健康,
人人求健康。
這是天經地義、老少皆知的常理。
為此目的,
方法各不相同,
有注重起居生活者,
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者,
有講求食物營養者,
均各得其法,
各有千秋。
唯有某些人過份依賴藥物保健:病無大孝不問指征、病急亂服藥、無病食補藥;以為醫者靠藥,
藥必保身。
此乃一大誤會,
甚至適得其反。
殊不知藥可治病救人,
也可以傷身喪生。
焉能不慎之又慎耶。
藥補毋寧食補。
藥物中有不少所謂補藥,
按理增加供給,
可以增強體質,
防病於未患,
實非盡然。
首先,
人體有非凡的自身調節能力,
它能按體內需要從五花八門的食物中吸取,
當體內並不需要或已滿足了,
額外地加多勢必增加吸收與排泄的不必要負荷,
徒勞無益,
甚至招致自身代謝紊亂,
一旦“額外收入”停止,
又非再一次自身調整不可。
更重要的是凡藥必有缺點(副作用)的一面,
例如,
維生素C有很多好作用,
但過多長期服食,
可以誘發尿路草酸結石;維生素B(,
1)是人所共知的營養藥,
也有發生反應甚至致命的報告;魚肝油也如此,
會導致高鈣血症導致各種疾病;人參引起死亡並非奇聞。
諸如此類,
不勝枚舉。
結論還是發揮身體調節作用,
從自然食物中去“按需分配”為好。
多種聯合毋寧精簡用藥。
技術發展,
新藥如雨後春筍,
藥物配伍日益複雜。
聯合用藥使作用相互補充,
效果相互益彰。
然而隨著配伍複雜化和聯合藥物的增多,
適得其反的結果,
已喚起人們的注意。
據統計,
聯合應用五種藥毒性副作用的發生率是4.2%,
聯合17種至20種藥則急劇上升至40%。
此外,
忙中有錯、花多眼亂,
在眾多配伍中很難防止相互增加副作用的藥物配在一起使用,
有人急於求愈,
一天之內服幾個醫生之藥,
以為“取長補短”、“積少效而成大效”,
其實這可能是危險的遊戲。
合理的應是:對病下藥,
甯簡忽濫,
可用可不用以不用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