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春節出行要注意的事宜

喜歡帶寶寶到異地旅遊或居住的父母要注意, 交通工具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類交通工具的使用都該注意什麼?該採取什麼措施來保護嬌弱的小寶寶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交通工具的一些缺點:

●自駕車:現代人物質生活提高, 擁有自家車家庭常常會帶寶寶出遊, 小寶寶因長途跋涉、顛簸而損傷頭部的細小血管;還會因車內空氣稀薄不流通而倍感煩躁。

●飛機:孩子的各個器官在嬰兒期正處在快速生長發育的階段。 飛機的起飛和降落落差較大, 對寶寶的耳道內鼓膜造成較大壓力。

●火車:長途乘火車會因車內的空氣污濁而感染呼吸道疾病。

6個月以內的寶寶雖然有母親為他儲存的免疫力, 但寶寶嬌小稚嫩, 適應環境能力差易患病, 6個月以上寶寶已經開始進入疾病期。

應對措施:

●自駕車旅程, 最好為小兒配備專用的汽車座椅, 這樣可有效保護嬰兒的頭部損傷。 更有效預防交通事故而致的危險。 建議每隔1~2小時下車休息, 呼吸新鮮空氣, 讓小兒活動一下。 對於家有0-3歲寶寶的家庭來說, 如果選擇自駕車外出旅行, 最好選擇距離比較近的地域, 行車時間控制在4-5小時之內比較適宜。

●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 儘量使小兒保持清醒狀態, 可以喂水或餵奶, 萬不得已可以使小兒哭幾聲。 不過, 建議6個月內寶寶儘量不乘飛機旅行。

●在火車上應注意讓孩子多飲水、注意保暖適中。 發現周邊的旅客有疾病情況, 應請求列車員給與調整座位, 以免交叉感染。

●水土不服的問題。 終於安全到達目的地了, 父母都以為可以松一口氣的時候, 寶寶卻開始煩躁, 苦惱, 還出現嘔吐或腹瀉等情況, 寶寶到底怎麼了?其實寶寶是“水土不服”, 很多初到異地的寶寶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所謂水土不服, 其實是由於對異地攝入的食物、異地的氣候、生活規律的改變以及陌生環境帶來的情緒低落一些過敏的綜合表現, 如:皮膚乾燥、皮疹、嘔吐、腹瀉、便秘等, 致使孩子煩躁、哭鬧。 不用焦急, 為免這種情況發生, 可以這樣做:

小提示:

●旅途中及到達目的地後適當多飲白開水。

●食物應以清淡易消化內容為主,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儘量不給寶寶吃當地的特產, 應以季節性食物為主。

●保持原來的生活節奏, 注意睡眠。

●到達陌生地後, 親友不要因激動一哄而上將寶寶圍住你抱我抱, 以免因陌生而使寶寶恐懼。 應給孩子一定的適應時間。

●如果寶寶還是很不舒服, 那就要及時帶他去看醫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