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由“捏捏族”說心理關懷

近來, “捏捏族”一詞在網上躥紅。 所謂“捏捏族”是指大城市的一些白領, 因為平時工作壓力大, 又要應對各種人際關係, 下班沒有地方解悶兒, 於是就“欺負”超市里的速食麵、餅乾等, 借此把心理壓力“捏碎”。
顯然, 這是一種不道德、沒有教養的舉動。 但專家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認為:“捏捏族”暴露出了年輕白領的性格缺陷、心理弱點, 本質是負面情緒的宣洩方式出現了問題, 而這種惡搞行為還容易成癮, 每捏一次都是一次強化, 持續捏下去就是一種強迫症。
由此, 我想到部隊基層官兵的情緒宣洩問題, 戰鬥在一線的官兵與大城市的白領們一樣,
同樣面臨很多工作、生活和訓練上的壓力, 他們是不是也有類似“捏捏族”一樣的錯誤宣洩方式呢?前不久, 到基層目睹這樣一件事, 一名戰士因在走廊“放聲高歌”被指導員當眾嚴厲訓斥為沒修養、無紀律。 其實, 這是戰士的一種情緒宣洩, 但指導員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單純地從戰士的修養和紀律層面去指責戰士。 對於戰士的無害宣洩, 應給予正確的對待, 不應板起面孔, 一味呵斥, 更不能一概而論扣上“思想問題”的帽子。
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問題, 就會發現我們在帶兵過程中, 經常強調的、限制的、甚至批判的一些東西, 正是官兵們的一些宣洩方式。 有的單位好好的樹幹上面被刻字劃道,
有的單位門經常被踢壞等。 我問過一名新戰士為什麼要吸煙, 他說, 就為去煩解悶。 特殊的軍營環境, 官兵的心理壓力不比城市白領差, 如遠離家鄉的寂寞;對家庭負擔的焦慮;對自身素質差的苦惱;對個別幹部處事不公的不滿等等, 都會使他們產生心理壓力, 如果壓抑過長, 積蓄的能量就會尋找各種方式去釋放。 我們常聽到有的單位一個巴掌打出一個案件, 一句話引發一個事故這樣的事。 其實真正的原因不在這一句話、一巴掌, 而是當事人長期積澱的不良情緒沒有得到宣洩, 在有了導火索後便爆發。 可以這樣講, “捏捏族”和一些官兵踢門、吸煙等, 儘管行為有失規範, 但畢竟是在無意識下進行了情緒的自我宣洩,
要遠比情緒長期壓抑的惡果小得多, 應當科學對待。  
“捏捏族”現象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是, 各級領導和機關應當多些對官兵的心理關懷, 在佈置任務、提出各種要求時, 應考慮到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處理各種矛盾和決策中要想到官兵的情緒反映;對官兵長期壓抑的不良情緒要採取有效的辦法引導。 要在不傷害他人、不違背公德、不違犯條令條例的前提下, 給官兵一些較為合適的“出氣閥”。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為了讓市民宣洩不滿情緒, 組織踩氣球、扔手機比賽和擊打管理者頭像等。 如今一些部隊在心理引導訓練中也創造了很多宣洩方法, 有的製作宣洩牆、組織卡拉OK、爬山等競賽活動, 使官兵的不良情緒得到一定的釋放。
但這些方法還不足以應對社會變革、部隊改革調整以及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官兵所產生的不良情緒, 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是, 強化官兵的情緒控制意識, 做情緒的主人;普及情緒調節的知識, 懂得如何自我調節;保證官兵充足的睡眠、遠離雜訊、保持心理平靜、經常性地組織文體活動等。 一位西方心理學家指出, 如果一人長期遭遇委屈, 其情感的承受力就會耗盡, 這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會把多年來積壓在心裡的憤怒發洩到他人身上;二是變得抑鬱, 感情會逐漸枯萎, 變得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這兩點都是可怕的。 新修訂的《軍隊基層建設綱要》明確提出, 要做好基層官兵的心理疏導工作。 我想, 關注官兵的情緒,
引導官兵正確地宣洩情緒, 防止類似“捏捏族”現象在軍營出現, 是抓好《綱要》落實的題中應有之意。 當然, 我們也不能將心理問題泛化, 認為什麼不正常的行為都是心理問題反映, 從而忽視應有的思想教育和組織處理措施。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