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在行經前後或經期間,
出現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嚴重者腹痛劇烈,
面色蒼白,
手足冰冷,
甚至暈厥,
稱為“痛經”,
亦稱“行經腹痛”。
痛經常持續數小時或1-2天,
一般經血暢流後,
腹痛緩解。
本病以青年婦女較為常見,
是婦女常見病之一。
中醫認為痛經多因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所致。
臨床常見有氣滯血瘀、寒凝胞宮、氣血虛弱、濕熱下注等證型。
飲食療法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
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且不宣吃得過飽,
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
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 不可偏食, 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 如薺菜、洋蘭根、香菜、胡蘿蔔、橘子、佛手、生薑等。
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
宜常吃補氣,
補血、補肝腎的食物,
如雞、鴨,
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
並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
如酸菜、食醋等,
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
此外,
痛經者無論在經前或經後,
都應多吃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
以保持大便通暢,
因便秘可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
最近,
有新的研究表明。
適量飲點酒能通經活絡,
擴張血管,
使平滑肌鬆弛,
對痛經的預防和治療有作用。
如經血量不多可適量地飲些葡萄酒,
由於葡萄酒含有乙醇而對人體有興奮作用.情志抑鬱引起痛經者適當適時喝點兒葡萄酒, 能夠起到舒暢情志、疏肝解鬱的作用, 使氣機和利。
另外, 葡萄酒味辛甘溫, 辛能散能行, 對寒濕凝滯型的痛經可散寒祛濕, 活血通經;甘溫能補能緩, 對氣血虛弱而致的痛經, 又能起到溫陽補血, 緩急止痛的效用。
痛經的食療:
桂漿粥:
原料:肉桂3克.粳米50-100克,
紅糖適量。
製作:(1)肉桂洗淨,
放入鍋內,
加適量清水,
煮20分鐘,
去渣取汁;(2)鍋置火上,
放入適量清水,
將淘洗乾淨的粳米放入鍋內煮粥;(3)粥沸後,
調入肉桂汁及紅糖;或用肉桂末1-2克調入粥內同煮服食。
特點:甜香,
粘稠,
適口。
保健功效:肉桂為樟科植物一一桂樹的皮。
此粥由肉桂、粳米、紅糖煮熬而成, 具有補陽氣、暖脾胃、散寒止痛作用。 可治療婦女虛寒性痛經, 風寒濕痹、脘腹冷痛等症。
艾葉溫經湯:
原料:雞蛋2個,
艾葉lO克,
生薑10克。
製作:(1)鍋置火上,
加兩大碗水,
放入雞蛋,
艾葉、生薑同煮;(2)待蛋熟後,
將蛋去殼再煮至剩大半碗汁時,
即可飲汁吃蛋。
特點:蛋鮮嫩,
湯微辣。
保健功效:此湯具有溫經止痛功效.適於寒凝痛經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