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自述成功經驗:
大概每一個備戰高考的學子都會經歷這麼一個階段,
就是在一段持續的時間裡,
感覺自己學習熱情不高,
效率不高,
成績停滯不前甚至不斷下滑。
我也曾經有過這種情況。
大約是秋冬交際的時候,
天氣在慢慢變涼,
自己的情緒也仿佛隨著天氣的變化,
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消沉起來。
日子開始變得雜亂而無序,
自己寫的計畫老是沒能夠完成,
拿起書來總會莫名地心煩,
那些本來不是很難的題目做起來也感覺力不從心,
上課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地走神:總之,
生活和學習的節奏都完全被打亂了。
當一測的成績出來的時候,
看著那張已不是一眼就能找到自己名字的排名表,
我開始有點慌張了。
而真正到了二測,
自己已經到了真正的穀底的時候,
失望與陰鬱的烏雲佈滿了我的天空。
我開始看不到方向,
看不到未來,
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
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
開始擔心自己是否足夠勇敢去承擔高考的失利。
其實,
如果真正遇到這種情況,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總結。
通常到了年底,
不管你是不是那種善於、樂於反思的學生,
都要對年前的學業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這時候會發現很多學習方法上的問題,
也包括思維方式、時間安排、心態調整等等,
這都是平時察覺不到的。
當然,
下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一一去解決,
常常要顛覆原先的習慣。
改變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
如果把我們的計畫方案拿出來和結果作一個對比會發現,
最終實現程度並不十分理想。
不過就我自己的瞭解而言,
還是有做得不錯的同學。
我想有些途徑是可以拿來參考的,
比如說和各位任課教師建立一對一的輔導關係,
有疑問多約老師探討一下,
多考慮他們的建議,
這種方式很有實用性、針對性,
如果覺得實施難度比較大的話,
也可以成立學習小組之類的,
甚至同桌兩個人就足夠了,
便於直接交流和校正,
其實主要目的在於互相督促和鼓勵,
增強成效。
需要指出的是,
無論有沒有制定出細化的步驟,
最後都不一定能十全十美地完成,
千萬不能急功近利,
整個高考複習階段基本上都很強調“做一點是一點”。
徹底粉碎過去不合適的方法,
這是無法逃避的課題。
設想一般是很有挑戰性的,
至於做不做,
自主權在你這裡,
沒辦法,
沒人可以替你決定。
時間有限,
要效率就必須有大力度,
但前提是你分清了自己哪些做法是科學的,
哪些想法有問題,
最好和老師有個溝通,
慎重評估一下轉換的風險,
不要盲目、草率地修改自己的經驗。
成功始於堅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影片叫《當幸福來敲門》?裡面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加德納是一個聰明的推銷員,
他勤奮肯幹努力,
卻總沒辦法讓家裡過上好日子。
妻子終究因為不能忍受養家糊口的壓力,
離開了加德納,
只留下他和5歲的兒子相依為命。
事業失敗窮途潦倒,
還成為了單親爸爸,
加德納的銀行帳戶裡甚至只剩下了21塊錢,
因為沒錢付房租,
他和兒子被攆出了公寓。
他們夜晚無家可歸,
就睡在收容所、地鐵站、公共浴室等一切可以暫且棲身的空地;白天沒錢吃飯,
就排隊領救濟,
吃著勉強裹腹的食物。
為了兒子的幸福,
加德納咬緊牙關重新振作,
處處向機會敲門,
並毛遂自薦進入一家證券公司工作,
從最底層的員工做起。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
他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
讓加德納堅持下去的原因,
除了兒子,
還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只要今天夠努力,
幸福明天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