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流派 如何學習武式太極

練習太極拳一般任何人群都可以練習, 任何體質也都可以練習, 長期練習太極拳會強身健體,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練習太極拳。 下面, 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下關於初學武式太極拳的幾個階段。

武式太極拳

第一階段:學習拳架

俗語說:“高樓萬丈平地起”。 習練太極拳就像蓋高樓, 基固方能樓高。 學習拳架, 是練習太極拳的第一階段。 初學拳架時, 恰如初學寫字一樣, 一筆一畫要規規矩矩。 要著重把握動作姿勢的端正、準確, 掌握整套架子的動作姿勢、運行路線和方向。 在力求每一個動作姿勢端正的基礎上提高熟練程度,

身體力求基本中正, 將走架的基礎打好。 切忌拳架還未學就, 便急於求其精妙, 這種跳序而進的治學方法, 必將欲速而不達, 且極易步入歧途。

第二階段:學習身法

在練熟拳架的基礎上, 才能進行身法的練習。

因為身法是內形的基礎, 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一環, 所以它是武式太極拳最基本的, 也是最重要的法則。 如果脫離了身法的基礎, 獲得太極拳藝便成了一句空話。

然而, 要掌握好身法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應先選擇最基礎的一兩條身法進行練習, 待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 再循序漸進地逐步增加, 直至全部掌握並將它們聯成一體。

在身體中正的基礎上, 身法應從求尾閭正中練起, 將含胸、拔背、裹檔、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和虛實分清等法則,

一個一個地逐漸掌握。 然後再求腰脊斂氣, 使氣注於腰間。 脊骨之氣能夠注於腰間, 一身便有了主宰。 一身能有主宰, 身、手、步法才能聯成一體。 能聯成一體, 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達於靈活協調, 進而再求掌握行氣運勁的本領。

第三階段:學習內勁

太極拳藝的精湛, 全在於恰到好處地運用人體力學。 這種力學的產生, 關鍵不在外面而在內, 必須由內在的變化而產生奇妙的內勁。 平日行功走架, 一舉一動必須由內及外, 求得內外的相合統一。

學習運用內勁, 必須先學習掌握意氣的變化和運用, 實現以意行氣, 以氣運身, 用內形來指揮外形, 使內外相互結合。

平日行功走架, 須研究揣摩空松圓活之道,

氣勢須求飽滿, 神氣鼓蕩, 並在八面支撐上下功夫。 周身須求節節貫串, 無有斷續之處, 才能達於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 意氣先要能分得開, 然後才談得到能以意行氣。 氣須存養涵蓄不便上浮, 而腹尤須鬆開, 脊骨之氣必須通過脊骨根朝前運動, 由丹田往上翻之, 氣勢始能騰然。 達此境界, 就能以意行氣, 以氣運勁而遍及周身。 一舉一動由意動, 始而氣動, 既而形動, 練成意、氣、拳三者合一。

由外形至內形, 由氣粗至氣精, 漸至周身若氣球一般, 不論前進後退、左轉右旋, 皆無有凹凸。 到此地步, 內外合一而無內無外, 無粗無精, 說有即有, 說無即無, 渾然皆忘;一舉一動自然已到臻圓融妙的境地, 而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

武式太極拳風格特點

拳法身法

太極拳是一整體運動, 要求“一動無有不動, 二靜無有不靜”。 意欲通過整體運動, 達到能夠整體發力之目的。 基於這一根本要求, 武派太極拳的創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別重視習拳的品質, 基礎砸得磁實, 才能有好的拳術品質。 俗語雲:“樹從根腳起, 水自源處流。 ”武禹襄借鑒了李呈芬《射經》中有關身法要點, 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頂、吊襠、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襠、護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分清虛實, 成為十三條。

提頂

頭有提攜全身之勢, 頭頂百會穴與檔部會陰穴應上下一線貫串, 走架打手時, 將頭頸骨豎起, 頭頂百會處若有一線上提, 則可領起整個身體如懸空中,

神態自然, 脊骨拉長, 伸縮自如, 周身骨節得以節節貫串, 圓活靈通。 能提頂, 頭不求直而自直, 目不求正而自正。 頭直目正, 頂懸身拔, 左右旋轉, 輕靈如意。 頭為諸陽之會, 精髓之海, 任督二脈交會之所, 統領一身之氣。 提頂有益於氣血運行, 氣血通泰流暢, 才會有"滿身輕利"之感, 始能聚精會神, 專心一致, 做到形如搏兔之鶻, 神似捕鼠之貓, 靈敏莫測, 變化無窮。

吊襠

吊襠系與提頂相對而言, 頭頂百會穴與襠部會陰穴如有一線串, 提頂可攜起全身, 襠部首先給予配合, 猶如井中打水, 上面提起繩子, 下面水桶即被吊起。 要求胯根鬆開, 臀部自然順溜, 既不前挺, 也不後突, 襠部松垂, 腰肌寬舒, 尤如懸吊一般。 如此動靜做勢, 輕靈而不漂浮, 沉穩而不重滯。全身產生一種虛實交相運用的彈性,發放時才能做到力整。能提頂吊襠,就易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涵胸

胸區(胸口和兩肩窩)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後縮兩肩微向前合,鎖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於氣沉丹田。郝月如先生說:“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氣。”如不能涵胸,氣易上湧,影響呼吸通暢,精神緊張,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習者應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拔背

簡言之,拔背就是將脊骨自然豎起?(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緊張),在於改造人體脊柱後天形成之彎曲,以求人體後天缺乏運動部位有所動作。前能涵胸,後能拔背,周身動作才能協調一致,發放時脊柱才能如弓一樣產生彈力,才能“力由脊發”。

松肩

肩關節要放鬆舒展,既不要“聳肩”,端起肩頭,也不可肩關節向裡過於收緊,使肩頭僵滯。肩松則臂活,力才能達於梢節。與人相觸,接觸點要沉,肩肘關節要松,才能控制對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鐵。松肩之同時,腋下要空,且忌上臂貼身。“腋半虛,臂半圓”,兩臂才有彈性,既不?會被人壓扁,力量又能出得去。

沉肘

肘關節常有下沉墜落之意,不可上揚高抬。肘沉則臂縮,肩才能松;肘舒則臂長,力始達於指尖;肘裹則氣聚,身勢趨於縝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撐,撐則勁整,多用於以肘擊人。

松肩、沉肘,二者關係十分密切。肘不松垂,肩頭必然聳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隨之上抬。氣血就會阻塞了肩、肘關節部位,影響勁力暢通於掌根及指端。肩、肘關節僵滯,走架固然難以輕靈圓活,與人推手更易為人所制。

松肩、沉肘做得好,有益於涵胸、拔背之順利完成;松肩、沉肘做不好,涵胸、,拔背也會受到影響。

拳法起承

武派太極拳在拳法理論上,多尊崇清初王宗嶽的《太極拳論》,並通過實踐予以深化昇華。《太極拳論》講陰陽之道是“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動為八卦。靜為一氣。從太極拳體用上說,“動之則分”是開,是變化,是拳勢運作;“靜之則合”是歸納,是氣勢凝聚。因此,武禹襄形容走架打手要“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見《太極拳解》)。同時,他還使抽象的陰陽開合具體化,便於練習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他在《十三勢說略》中說:“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既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起承轉合為科舉時代士子賦詩和作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們常用的術語。武禹襄首次將它引用於太極拳走架打手之中,使走架打手有了法理依據,是對太極拳弘揚發展的一大貢獻。

後來武禹襄總結的打手《四字秘訣》(敷、蓋、對、吞),李亦佘總結的《撒放秘訣》(擎、引、松、放),郝月如的《打手四要》(引、化、拿、發),都是起、承、轉、合在打手技術及運作方面的具體、深入。王宗嶽的學術思想源于北宋周敦頤(1017-1073)的《太極圖說》,以陰陽為體,以剛柔為用,尚未脫離周氏《太極圖說》之用語。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體會之不同.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率先提出:“虛實須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的虛實說。李亦佘宗禹襄之學光而大之,他在《五字訣》中強調“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要“開合有致,分清虛實”。於是虛實開合的相應變換,技法與意、氣、神的融合,就成為武派太極拳的技術核心。為了形象地說明虛實變化和內勁流轉的關係,李亦佘還親手繪製了《虛實開合圖》,指出“虛實即是開合”。因為走架打手的虛實多屬內勁的變化,只能覺察而不易看到;開合則指外形動作,明顯可見。“虛實(內)即是開合(外)”,符合周身一家之理。

武禹襄、李亦佘所著拳論言簡而意賅,所創拳勢外簡而內涵豐富,人多不知其底蘊,而為真能窮其竅要。其走架打手以虛靈為體.因循為用。其功在動以習靜,而靜不撓於動,動靜兼施.不偏一方。其法始於守中,凝聚一氣,終於行氣,歸於凝神至虛,故造詣精純,獨領風騷,以故桃李滿門,衍為一派。

走架每勢能做到起、承、開、合,才能飽滿無缺,富於變化,而不留於浮滑潦草。在此基礎上,進而做到眼有神,身有譜,腳有根,空松圓和,外柔內剛,不散不懈,不僵不滯,內外相合,周身一家,一動一靜,皆有神情,外在的形態和內在的意氣神和諧統一,掌握好心靜、意專、氣暢、神斂、形順這“走架五武式太極拳要”,始可越練越精,步入武派太極之門。

孔子曾說,“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武禹襄、李亦佘、郝為真三代人在拳理拳法上既有繼承,也有發展.是符合孔子這一深邃哲理的。沒有扎實的繼承,何來發展。沒有創新發展,勢必僵化,談何繼承!認真處理好繼承和發展的辯證關係,是學術流派能否健康發展,永葆新鮮朝氣的關鍵。

結語:上文中介紹了關於初學武式太極拳的朋友們需要學習的幾個階段,剛開始都是要把一套太極拳最基本的一些基本功給學會,這樣太極拳練起來才會變得越來越簡單,長期下去就會遊刃有餘。

沉穩而不重滯。全身產生一種虛實交相運用的彈性,發放時才能做到力整。能提頂吊襠,就易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涵胸

胸區(胸口和兩肩窩)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後縮兩肩微向前合,鎖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於氣沉丹田。郝月如先生說:“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氣。”如不能涵胸,氣易上湧,影響呼吸通暢,精神緊張,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習者應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拔背

簡言之,拔背就是將脊骨自然豎起?(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緊張),在於改造人體脊柱後天形成之彎曲,以求人體後天缺乏運動部位有所動作。前能涵胸,後能拔背,周身動作才能協調一致,發放時脊柱才能如弓一樣產生彈力,才能“力由脊發”。

松肩

肩關節要放鬆舒展,既不要“聳肩”,端起肩頭,也不可肩關節向裡過於收緊,使肩頭僵滯。肩松則臂活,力才能達於梢節。與人相觸,接觸點要沉,肩肘關節要松,才能控制對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鐵。松肩之同時,腋下要空,且忌上臂貼身。“腋半虛,臂半圓”,兩臂才有彈性,既不?會被人壓扁,力量又能出得去。

沉肘

肘關節常有下沉墜落之意,不可上揚高抬。肘沉則臂縮,肩才能松;肘舒則臂長,力始達於指尖;肘裹則氣聚,身勢趨於縝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撐,撐則勁整,多用於以肘擊人。

松肩、沉肘,二者關係十分密切。肘不松垂,肩頭必然聳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隨之上抬。氣血就會阻塞了肩、肘關節部位,影響勁力暢通於掌根及指端。肩、肘關節僵滯,走架固然難以輕靈圓活,與人推手更易為人所制。

松肩、沉肘做得好,有益於涵胸、拔背之順利完成;松肩、沉肘做不好,涵胸、,拔背也會受到影響。

拳法起承

武派太極拳在拳法理論上,多尊崇清初王宗嶽的《太極拳論》,並通過實踐予以深化昇華。《太極拳論》講陰陽之道是“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動為八卦。靜為一氣。從太極拳體用上說,“動之則分”是開,是變化,是拳勢運作;“靜之則合”是歸納,是氣勢凝聚。因此,武禹襄形容走架打手要“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見《太極拳解》)。同時,他還使抽象的陰陽開合具體化,便於練習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他在《十三勢說略》中說:“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既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起承轉合為科舉時代士子賦詩和作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們常用的術語。武禹襄首次將它引用於太極拳走架打手之中,使走架打手有了法理依據,是對太極拳弘揚發展的一大貢獻。

後來武禹襄總結的打手《四字秘訣》(敷、蓋、對、吞),李亦佘總結的《撒放秘訣》(擎、引、松、放),郝月如的《打手四要》(引、化、拿、發),都是起、承、轉、合在打手技術及運作方面的具體、深入。王宗嶽的學術思想源于北宋周敦頤(1017-1073)的《太極圖說》,以陰陽為體,以剛柔為用,尚未脫離周氏《太極圖說》之用語。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體會之不同.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率先提出:“虛實須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的虛實說。李亦佘宗禹襄之學光而大之,他在《五字訣》中強調“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要“開合有致,分清虛實”。於是虛實開合的相應變換,技法與意、氣、神的融合,就成為武派太極拳的技術核心。為了形象地說明虛實變化和內勁流轉的關係,李亦佘還親手繪製了《虛實開合圖》,指出“虛實即是開合”。因為走架打手的虛實多屬內勁的變化,只能覺察而不易看到;開合則指外形動作,明顯可見。“虛實(內)即是開合(外)”,符合周身一家之理。

武禹襄、李亦佘所著拳論言簡而意賅,所創拳勢外簡而內涵豐富,人多不知其底蘊,而為真能窮其竅要。其走架打手以虛靈為體.因循為用。其功在動以習靜,而靜不撓於動,動靜兼施.不偏一方。其法始於守中,凝聚一氣,終於行氣,歸於凝神至虛,故造詣精純,獨領風騷,以故桃李滿門,衍為一派。

走架每勢能做到起、承、開、合,才能飽滿無缺,富於變化,而不留於浮滑潦草。在此基礎上,進而做到眼有神,身有譜,腳有根,空松圓和,外柔內剛,不散不懈,不僵不滯,內外相合,周身一家,一動一靜,皆有神情,外在的形態和內在的意氣神和諧統一,掌握好心靜、意專、氣暢、神斂、形順這“走架五武式太極拳要”,始可越練越精,步入武派太極之門。

孔子曾說,“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武禹襄、李亦佘、郝為真三代人在拳理拳法上既有繼承,也有發展.是符合孔子這一深邃哲理的。沒有扎實的繼承,何來發展。沒有創新發展,勢必僵化,談何繼承!認真處理好繼承和發展的辯證關係,是學術流派能否健康發展,永葆新鮮朝氣的關鍵。

結語:上文中介紹了關於初學武式太極拳的朋友們需要學習的幾個階段,剛開始都是要把一套太極拳最基本的一些基本功給學會,這樣太極拳練起來才會變得越來越簡單,長期下去就會遊刃有餘。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初學者如何學游泳

    新手最好先學蛙泳。蛙泳是基礎。首先身體要放鬆,越放鬆又得越快還不累。一般人蛙泳都是手腳一起動,我的教練告訴我抬頭換氣的同時劃手,然後低頭慢慢吐氣,低頭的同時馬上蹬腿,後再全身放鬆,在水下將氣基本上吐...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