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青主女科》產後編上卷 產後諸症治法 類傷寒三陰症第十一
潮熱有汗,大便不通,毋專論為陽明症;口燥咽幹而渴,毋專論為少陰症;腹滿液幹,大便實,毋專論為太陰症;又汗出譫語便閉,毋專論為腸胃中燥糞宜下症。數症多由勞倦傷脾,運化稽遲,氣血枯槁,腸腑燥涸,乃虛症類...
2017-03-07 -
《濟陰綱目》胎前門(下) 傷寒
吳氏曰:凡妊娠傷寒,六經治例皆同,但要安胎為主,凡藥中有犯胎者,則不可用也,如藿香正氣散十味芎蘇散參蘇飲小柴胡湯之類。有半夏能犯胎,如用須去之,若痰多嘔逆必用之,以半夏曲則可,如無,沸湯泡七次,去皮...
2017-03-07 -
傷寒咽喉痛
傷寒咽喉痛 病證名系指傷寒過經不愈、邪毒上薰咽喉以致喉痛不利的病證。 《諸病源候論》卷七:“傷寒病過經而不愈,脈反沉遲,手足厥逆者; 此下部脈不至,陰陽隔絕,邪客于足少陰之絡,毒氣上薰,故...
2017-03-07 -
傷寒頭痛
傷寒頭痛 病證名外感風寒表證所見頭痛。 《醫學六要·頭痛》:“傷寒頭痛,脈浮而緊,身形拘急,惡寒脊強,身熱。” 治宜疏寒解表,選用麻黃湯、羌活沖和湯等方。 參見風寒頭痛條。
2017-03-07 -
《通俗傷寒論》
傷寒、溫病著作,12卷,清·俞根初撰。 作者融合古今傷寒論著,結合臨證所得而撰,後經何秀山加按、何廉臣增訂、曹炳章補缺、徐榮齋整理,易名為《重訂通俗傷寒論》。 全書分傷寒要義、六經方藥、表裡...
2017-03-07 -
《敖氏傷寒金鏡錄》
元代敖氏著有《點點金》和《敖氏傷寒金鏡錄》,介紹傷寒病等的方法,內有12幅舌診圖,是舌診第一部專著(後經元代杜本增補24圖,合成36種病理舌象圖),圖文對照,較為直觀。 全書僅一卷,載集白苔舌、...
2017-03-07 -
辨證傷寒派學術特點
一、強調六經辨證之法可以識萬病 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六經辨證,以此指導立法處方,是辨證傷寒派的主要特點。他們強調《傷寒論》的六經決非為傷寒一病而設,而是分司諸病的提綱,傷寒當宗此六經,雜病亦當宗此六經...
2017-03-07 -
辨證傷寒派辨明《傷寒論》本意的程應旄
程應旄,字郊倩,清代康熙年間新安人,生卒年月不詳,著有《傷寒論後條辨》一書,以發揮方有執、喻嘉言未盡之學說。 《傷寒論》是部什麼性質的著作?這是程氏著力論證的首要問題。他認為,《傷寒論》不是治療傷...
2017-03-07 -
通俗傷寒派
通俗傷寒派是研究外感熱病的傳統流派之一,它形成於北宋,明清兩代有較大的發展。在學術上該流派主張遵循傳統,在《傷寒論》的基礎上吸收歷代各家臨床經驗,從而構築起外感熱病的辨證論治體系,由於該流派的學術見...
2017-03-07 -
通俗傷寒派的學術特點
一、以廣義傷寒為研究物件 傷寒的涵義有廣狹之分,廣義的傷寒是外感熱病的統稱,狹義的傷寒則是外感風寒所致的病症。通俗傷寒派以論廣義傷寒為主,例如朱肱的《類證活人書》除論狹義傷寒以外,尚論證了傷風、熱...
2017-03-07 -
通俗傷寒派重視傷寒夾證的戈維城
戈維城,字存橘,明代吳中名醫,著有《傷寒補天石》(1644年)一書,立論多宗陶節庵,在論述傷寒夾證方面較為詳細,《補天石》所論夾證有:勞力傷寒、夾食傷寒、夾氣傷寒、夾血傷寒、瘡瘍發熱傷寒、痧病傷寒...
2017-03-07 -
通俗傷寒派擅治夾虛傷寒的張景嶽
張景嶽(1563-1640),名介賓,字會卿,景嶽是其號。別號通一子,明代會稽山陰人。景岳生平精研《內經》,博覽群書,精通天文、曆法、兵法、象數、音律、易理等,醫學造諸頗深。時在京師醫名極盛,...
2017-03-07 -
兜體治傷寒
原載《遵生八箋》,文曰:元氣虧弱,腠理不密,則風寒傷感。患者端生盤足,以兩手緊兜外腎,閉口緘息,存想真氣自尾閭升過夾脊,透泥丸,逐真邪氣,低頭屈仰如禮拜狀,不拘數,以汗出為度,共疾自愈。訣曰:跏趺...
2017-03-07 -
傷寒亡陽
傷寒亡陽 病證名 ①傷寒雜病中出現的亡陽證。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 證見汗出不止,惡寒踡臥,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
2017-03-07 -
傷寒的疾病查詢
病因 傷寒桿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較強,在水中可存活2~3周,在糞便中能維持1~2個月,在牛奶中不僅能生存,且可繁殖。耐低溫,在冰凍環境中可存活數月,但對光、熱、乾燥及消毒劑的抵抗能力較弱,日光...
2015-11-17 -
傷寒派
【傷寒派】自從漢代張仲景著成《傷寒論》以來,後世醫家結合自己的經驗體會對該書加以批註、發揮者數以百計,對發揚仲景學說起了一定的作用。他們之中雖有各種不同見解的爭論,但在繼承發揚仲景學說上則是一致的。...
2017-03-08 -
腸傷寒“蓄血證”治驗一則
馬某,男,60歲。1982年夏暑之際,因罹患“腸傷寒”在當地醫院予抗生素治療後,身熱已退,但仍瀉下紫黑色稀便數百毫升,神志漸昏沉,因家中經濟拮据,出院回家準備後事。適逢單兆偉回鄉,遂延請其診治。察...
2017-03-08 -
《傷寒論》第28條“去桂”應理解為減桂之量
《傷寒論》原文第28條:“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本條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是服桂枝湯或下之之前...
2017-03-08 -
地方性斑疹傷寒
病因 發病原因主要是鼠蚤體內的莫氏立克次體經破損的皮膚表面進入人體導致人感染莫氏立克次體,從而使人患地方性斑疹傷寒。 臨床表現 潛伏期6~16天,多為12天。少數患者有1~2天的前驅症狀如...
2015-11-13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臨床特點
1.流行病學 多發於冬春季,有虱叮咬或進入疫區生活史。 2.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10~12d,急起,寒戰,高熱,劇烈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顏面潮紅,肝、脾腫大,數日後出現充血性斑丘疹,漸漸變...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