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醫學的催吐法是如何應用的?
催吐(或引吐)是藏醫藥物治療中的一種方法。它有自己的特點。催吐法有其適應症和禁忌症。適應症包括積食不化、消化不良、胃部(心窩部)或上腹部痞積飽悶、誤食毒物、腹中寄生蟲症,還有胃中各種培根症。腹中的...
2017-03-06 -
藏醫學的灌腸法
灌腸法在藏醫中有悠久的歷史。在《四部醫典》一書中已經提到有緩灌法(即用輕瀉劑灌腸)和峻灌法(即用猛峻瀉劑灌腸)兩種。 關於灌腸法的適應症有腹脹、消化不良、大便溏而不化、月經過多、大小腸及腰腎部寒盛...
2017-03-06 -
藏醫學的起居養生
藏醫十分注意平時起居、生活制度的養生,以預防和輔助治療;除一般按天氣冷暖變換和增減衣服外,還要注意平時的起居飲食,以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 藏醫把一年分為6季,每一季均有不同的養生方法。 孟冬季:此...
2017-03-06 -
藏醫學的不消化症
這是一種常見的病症,多數是因為飲食不節,如暴飲暴食,半夜進食,過多食用乳製品或酸性食物;但這些只能算是外因,其內因是培根的機能紊亂,兩者結合在一起,產生消化不良。另外,等火隆及變色赤巴的異常與本病...
2017-03-07 -
藏醫學的水腫病
水腫病是常見的病症。藏醫認為,其病因是複合的、一是內因,一是外因。內因由體內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的機能紊亂所致。外因方面,則包括飲食所傷,飲食不化,或勞動之後牛飲過量,或腹泄之後再服不易消化或不...
2017-03-07 -
藏醫學的治療之放血
放血療法是藏醫治療學中一種頗具特色的治療技術,它採用一種特殊的放血刀,在患者身體的特殊放血部位進行,具有較好的療效。這種療法現今仍在藏醫的治療中普遍應用,尤其是農村地區。 1.適應症 放血有較嚴格...
2017-03-07 -
藏醫學的理論體系
藏醫學具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並有效地指導著臨證實踐。 從藏醫學形成的過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藏醫形成的早期,也就是它的奠基時期,尤其是萌芽時期,藏族先民主要依靠自己本民族與疾病進行鬥爭,逐步積累...
2017-03-07 -
藏醫學的三因學說
所謂三因,就是指隆、赤巴和培根這三種因素,這是藏語的音譯,如果用意譯,就有不同的譯法,有譯為風、膽、痰的,也有譯為氣、火、粘液或風、火、水土的,譯法不一,不僅有些含義不同,而且難於反映藏醫的全貌,...
2017-03-07 -
藏醫學的病因學說
—種學說認為,疾病的病因需要有三個條件,即起源、蓄積和誘發,這稱為疾病的外緣學說。 關於疾病的起源,這種學說認為與時令、人體的五官以及起居行為相關,凡是這幾方面出現不足、或過盛、或相反現象時,都可...
2017-03-07 -
瑤醫學的治療原則
一、祛因為要 祛因為要,就是在治療疾病時,必須針對病名病類,尋找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然後運用藥物或其他手段,祛除致病因素或致病物質,使邪去正安。其前提是審病求因,其目的是怯除病因。 任何疾病的發生...
2017-03-07 -
瑤醫學的瘴症
瘴症為古代瑤族地區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瘴症的發生和瑤族地區的自然環境、氣候特點密切相關,氣候炎熱、多雨潮濕,是導致瘴症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現為頭痛體痛、胸腹痞悶、腹脹痛、寒熱往來、食欲不振,重則突然...
2017-03-07 -
瑤醫學的瞳孔診
瑤醫的瞳孔望診主要觀察瞳孔的形態與變化。瑤醫認為瞳孔歸心腎所主,心腎主生死,故瞳孔望診對於判斷疾病的輕重、安危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瑤醫瞳孔望診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觀察: (一)瞳孔的形態與疾病的關...
2017-03-07 -
壯醫學白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白喉是以鼻、咽、喉部粘膜有白色假膜形成,伴有犬吠樣咳嗽、氣喘、發熱、煩躁等全身毒血症狀為特徵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中醫診為“白喉”、“白纏喉”、西醫診為“白喉”。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常流行於秋冬季節...
2017-03-07 -
壯醫學雞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雞咳是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後有特殊的吸氣性吼聲,即雞鳴樣的回聲,最後傾吐痰沫為特徵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中醫診為“百日咳”、“頓咳、“頓嗽“、“頓嗆”、西醫診為“百日咳”。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多發,...
2017-03-07 -
壯醫學水痘的概述
水痘又名“水花”、“水喜”;是以發熱,皮膚分批出現丘疹、皰疹、痂蓋為特徵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全年均可發生,以冬春較多。任何年齡皆可發生,以1至6歲小兒得病較多。因皰疹內含水液,狀如豆粒,故得名。...
2017-03-07 -
壯醫學小兒麻毒的概述
麻毒是以發熱3至4天后,皮膚出現紅色如麻粒大小的疹子為特徵,以發熱、咳嗽、眼淚汪汪、鼻塞流涕、遍身發佈紅色斑疹為主症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春較多,好發於6個月~5歲的小兒,傳染性很強...
2017-03-07 -
壯醫學產後風的治療方法
產後風是以產後持續發熱不減,或突然高熱為主症的一種疾病;中醫診為“產後發熱”、西醫的“產褥感染、產後感冒”等屬此範疇。 病因病機:①生產時產傷出血,元氣受損,邪毒乘虛侵入胞中,正邪交爭而發熱。 ②...
2017-03-07 -
壯醫學產後風濕的治療方法
產後風濕是產褥期間,出現肢體關節酸痛、麻木重著等症者,稱為“產後風濕”;中醫診為“產後身痛、產後關節痛”。 病因病機:產後氣血不足,四肢百骸空虛,肢體關節失養,風、寒、濕邪乘虛而入,留滯於關節、肌...
2017-03-07 -
壯醫學凍瘡的概述
凍瘡由於天氣寒冷而引起的,以局部皮膚紅腫癢痛為主症的一種疾病;中醫、西醫也都診為“凍瘡”。 病因病機:寒氣侵襲,龍路受阻,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臨床表現:局部皮膚初起呈蒼白色,漸變紫紅斑塊,腫痛、瘙...
2017-03-07 -
壯醫學小腸氣的治療方法
小腸氣又稱為“小腸氣痛、盤腸氣”,患者在站立、行走及任何使腹壓升高(如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難、妊娠、分娩、腹水、舉重等)的情況下,肚子有一半圓形或橢圓形腫物向體表突出者稱為小腸氣。中醫診為“...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