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性格孤僻源自教養不當
寶寶一見陌生人,就直往媽媽身後躲;一進入陌生環境,就顯得不安、被動;寶寶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愛說話,不願和小朋友來往…… 性格孤僻的寶寶總是讓人擔心不已,由此媽媽不解:好性格是天生養成長還...
2012-01-17 -
為什麼孩子會說謊 是說明教養不好嗎?
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懂事了,不再是個小寶寶了,所以孩子們應該很明白自己說的話是事實還是謊言。 其實不然!事實上,說謊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
2012-05-23 -
道教養生之養生三字經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但現實生活難免會出現意外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積極的去面對,保持良好的心胸來面對,這樣才能保證身心健康的發展。現如今,道教養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多方面的...
2013-02-07 -
道教養生:道家修煉學之功效
道家修煉學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一直到今天,還深深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隨著人們對養生知識的研究,發現道家修煉學有著多種功效,對人們的健康是十分有利的。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瞭解下道家...
2013-04-09 -
佛教養生想要活得自在 需學會隨緣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煩惱和憂愁。當不順心的事時常縈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呢?“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其實,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愚者的藉口。何為隨? ...
2013-07-01 -
道教養生需要遵循“十不過”原則
1、衣不過暖:穿衣戴帽不要過於暖和,也不可過於單薄,過暖容易感冒,過冷容易受寒。 2、食不過飽:吃飯不要過飽,粗細都吃,葷素相兼;飯後要喝湯,不吸煙、不喝酒。 3、住不過奢:要隨遇而安,居室富麗堂...
2013-08-09 -
佛教養生中的五戒與心理疾病預防
隨著現代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經濟不斷的發展,很多人開始注重自己的養生了,一般情況大家都有自己的信仰,所以說,這就出現了佛教的一些養生的方法,以及預防疾病的方法,在佛教中,不管是你抑鬱了、失眠還是有...
2013-08-10 -
佛教養生的六種心理療法
說起養生大家都不 ,現在有很多種養生的方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在一一實現中,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佛家的心裡療法,佛教的心裡療法有六種基本的,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七種方法都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大家不要擔心...
2013-08-01 -
幾大教養方式教出“叛逆”BB
成人沒有以身作則 當孩子出現一些問題時,以往我們總是要問上一句“這孩子是怎麼了?”習慣從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實,有許多問題的產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
2009-10-21 -
道教養生之養睛明目保健法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受到眼疾的困擾。眼睛是人們心靈的窗戶,但眼睛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給患者的身心坎城看那個造成巨大的影響,在道教養生中指出,養睛明目保健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眼疾的出現,下面,具體來瞭解下...
2013-02-06 -
佛教養生之禪定治病的方法
在佛教上認為,人生病主要是因為勞累過度、飲食不節、坐禪不得法、鬼魔所侵而導致的,因此,佛教養生上面就指出禪定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但在運用禪定方法治療疾病時,一定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達到治療的效...
2013-02-10 -
道教養生之人體自身補腎法
腎臟是人體中一個重要器官,對人們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很多人在忙於工作時,而忽視的身體健康,常常會出現腎虛的現象。對於腎虛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道教養生中的方法來進行調理,長期堅持的話,會有效...
2013-03-08 -
寶寶性格與教養方式有關
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及影響因素:俗話說“一歲看大,三歲看老”,接近3歲的寶寶在性格上已經開始有了明顯的個體傾向,培養寶寶良好的性格,將利於寶寶適應未來的社會交往和競爭。影響寶寶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
2012-08-29 -
道教養生之養藏攝生法
隨著冬季的到來,氣候寒冷乾燥,這對人們的養生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冬季的養生方法有很多,主要是以補進為主,吃一些有利保溫的食物。在這裡向大家介紹在冬季道教養生中的養藏攝生法。 冬季攝養之法: 一是...
2013-01-09 -
道教養生法之系心守竅
系心守竅是道家十二靜坐法之一,它是道教養生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道教人士每天必行的功課。下面我們就具體看看道教的養生法之系心守竅。 守中守一,為無形無相無位之道法,此守竅法,則為有形有相有位垃之道...
2013-04-04 -
根據寶寶性格對症教養
通常將氣質類型分為4種:難養型、易養型、中間型、啟動緩慢型。 易養型 寶寶在睡眠、進食、大小便等問題上容易養成規律,易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見人就笑,對人友好,主動大方,情緒多為積極性,反應中等,...
2009-12-03 -
佛教養生—我們為什麼會選擇不同的生活
大千世界,各種各樣的人每天都在演繹著不同的生活,但是你知道為什麼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各不相同嗎?除了客觀的因素之外,左右我們選擇的還有三樣:欲望、情緒和想法: 欲望促使我們追求。其中,有善、不善、無...
2013-10-08 -
佛教養生—參透佛祖的神情
導語:誰能讀懂菩薩的神情,誰能參透其中的奧秘,佛祖的表情永遠是那麼的祥和、寧靜,因為佛祖的內心平靜,不會被任何凡塵所困擾,同時佛祖的神情帶給人的是以一種震懾,讓人內心淨化的神明。 真正的佛菩薩應...
2013-09-04 -
佛教養生—“十不求”
導語:佛家養生講究無欲無求,不要過分強求一些事情,順其自然,將心放平,才能真正做到佛家的養生。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乃生。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為良藥。 二、處...
2013-05-09 -
佛教養生“苦”字當先
佛教養生,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苦”字,佛家講究“苦、集、滅、道”這四種境界,而“苦”是排在首位的,相傳釋迦牟尼佛正式頓悟到了人間的苦,才會去修行,超脫這些痛苦的,那我們平日的養生也可以從佛家修行...
201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