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秋宜多喝水養“性”
多喝水防前列腺炎 前列腺發病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不注意個人衛生,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尿路的逆行感染。 秋天氣候比較乾燥,導致人體排尿減少,尤其是那些不太喜歡喝水的男性,更容易因為尿道得不到正常的沖洗...
2010-09-02 -
哪些藥膳最適合秋季平補養生
一、冰糖蓮子羹 去心蓮子50克,加適量水燜酥,用冰糖調味,水澱粉勾芡成羹食用。有利於婦女體虛下白帶,男子腎虛遺精、滑精、陽痿、早洩以及脾虛欠瀉、食欲不振、虛煩失眠之症。 二、銀耳粥 ...
2016-05-12 -
平補平瀉刮頸肩
患者躺在床上,取仰臥位,刮者站或坐其一側,或站或坐于患者頭前,先暴露頸肩部待刮拭皮膚,塗沫刮痧潤膚油或潤膚乳。大椎風池重點刮刮頸部正中線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邊為著力點刮拭,用平補平瀉法或補法刮拭...
2017-03-11 -
平補脾胃 山藥羊肉煲的做法
原料: 山藥100克、羊肉片50克、生薑3片、當歸3片、鹽少許。 做法: 1、山藥去皮,切滾刀塊。 2、切好的山藥放水中,防止氧化變黑。 3、當歸用清水洗淨,瀝水備用。 4、鍋中水燒開...
2012-05-15 -
六款適合秋季的平補藥膳
秋季又名金秋,是肺、脾、腎虛弱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支氣管炎、哮喘病患者好發病的季節,故應適當多進補點利肺、補脾腎、益氣血的食品;健康者也須要增加營養食品來補充暑期消耗的體力。這就是通常...
2011-09-19 -
秋季進補三步驟:平補 潤補 滋補
秋天是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稍加進補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營養基礎,以增強體內應變能力。秋季不但是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進行滋補食療的好季節,也是健康人...
2009-09-16 -
黃耆平補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平補湯”在《元和紀用經》 【出 處】《元和紀用經》 【處 方】隴西黃耆3兩,枸杞根皮3兩,桂3兩,麥門冬3兩,甘草3兩。 【功能主冶】五勞百損,四肢沉滯,骨肉酸疼,大病後,不...
2012-09-05 -
春季平補最佳粥譜推薦
薺菜粥 取粳米100克淘淨,倒入鍋內,加水適量煮沸,再加上洗淨的薺菜100克,用文火煮至米熟爛即可。 “春來薺美勿忘歸”。春歸大地之時,在廣闊的原野上到處生長著一種開白色小花的野菜,它就是薺菜。...
2010-02-25 -
春末夏初 最佳藥粥平補推薦
有人認為,春天不必進補。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春天是萬物齊發的季節,人體各臟器也頻繁地活動起來, 所以春天也應當進補。飲用“藥粥”是既簡單又實用的防病方法。 薺菜粥 先將粳米100克倒入鍋內,加水煮...
2010-04-01 -
女人養生:立秋進補應以平補為主
立秋雖然標誌著秋季的開始,但剛立秋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通常還是較高,空氣的濕度也還很大,人們不但感覺不到秋涼和秋燥,反而到處都是悶熱潮濕的感覺。再加上人們在夏季常常因為苦夏或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
2012-08-28 -
適合秋季平補的六大藥膳
一、冰糖蓮子羹。 去心蓮子50克,加適量水燜酥,用冰糖調味,水澱粉勾芡成羹食用。利於婦女體虛下白帶,男子腎虛遺精、滑精、陽痿、早洩以及脾虛欠瀉、食欲不振、虛煩失眠之症。 二、銀耳粥。 銀...
2012-09-21 -
春季飲食 平補清補六菜譜
春夏季節是大自然氣溫上升、陽氣逐漸旺盛之時,此時養生宜側重于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根據春天裡人體陽氣生髮的特點,可選擇平補和清補飲食,如選用溫性食物進補。這樣才能保證身體順利地調整,更快地適應春季的...
2014-02-28 -
老人應“平補” 首選芡實
老人進補,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其中首推芡實。 芡實含有大量對人體極為有益的成分,如蛋白質、鈣、磷、鐵、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l、B2、C、粗纖維、胡蘿蔔素等。中醫認...
2013-06-23 -
秋季要平補 推薦平補飲食
秋季進補要選平補 養生的第一原則是要順應天時,俗話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那麼秋季應該“收什麼”?秋季又該如何進補呢?專家提醒,秋季進補要平補,秋季進補可以為接下去的寒冬做儲備,提高身體的抗...
2017-08-22 -
冬蟲夏草平補陰陽
冬蟲夏草是傳統的名貴滋補中藥材,性溫、味甘,具有補養腎肺的作用,還能調節免疫系統、抗疲勞。與其他中草藥相比,冬蟲夏草的毒副作用較小,且滋補力較強, 但很少用於方劑之中,多與飲食相搭配,或泡成藥酒飲用...
2016-01-19 -
霜降飲食養生 飲食要清潤注重平補
霜降之後,氣溫降低,飲食調理上強調平補,也就是 不涼不熱 ,具體來說就是要多吃些 性較和平、補而不燥、健脾養血 的食物。 1、蓮藕綠豆脊骨湯 食材:蓮藕500克,綠豆25克,蜜棗3枚,豬脊骨300...
2016-04-29 -
滋補中的峻補、滋補、平補、清補、溫補有什麼區別?
中醫認為,服藥時間和方法大有講究。一般滋補性藥物,宜在飯前空腹時服用,以利吸收。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宜在飯後服用。安神藥及壯骨藥宜在臨睡前服用。在進補期間,要適當忌口。如服人參或西洋參,忌食蘿蔔及濃...
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