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兼腦膜炎
【病人基本資料】 鹽山李××,年六旬,于季冬患傷寒兼腦膜生炎。 【病因】 素有頭昏證,每逢上焦有熱,精神即不清爽,臘底偶冒風寒病傳陽明,邪熱內熾,則腦膜生炎,累及神明失其知覺。 【證候】 從前醫者治不如法,初得時未能解表,遂致傷寒傳裡,陽
-
溫病兼吐瀉腿抽
【病人基本資料】 族侄××,年五十三歲,于仲春下旬得溫病兼吐瀉,腿筋抽縮作疼。 【病因】 素為腿筋抽疼病,犯時即臥床不能起,一日在鋪中,舊病陡發,急乘車回寓,因腿疼出汗在路受風,遂成溫病,繼又吐瀉交作。 【證候】 表裡俱壯熱,嘔吐連連不止
2017-03-10 11 -
溫病少陰證
【病人基本資料】 劉××,二十五歲,于季春得溫病。 【病因】 自正二月間,心中恒覺發熱,懶於飲食,喜坐房陰乘涼,薄受外感,遂成溫病。 【證候】 初得病時,延近處醫者延醫,閱七八日病勢益劇,精神昏憒,閉目蜷臥,似睡非睡,懶於言語,咽喉微疼,
-
大便下血證
【病人基本資料】 阜城杜××,年四十五歲,得大便下血證。 【病因】 因勞心過度,每大便時下血,服藥治癒。因有事還籍,值夏季暑熱過甚,又複勞心過度,舊證復發,屢治不愈。遂來津入西醫院治療,西醫為其血在便後,謂系內痔,服藥血仍不止,因轉而求治
2017-03-10 14 -
瘀血短氣
【病人基本資料】 鹽山劉××,年二十五歲,得瘀血短氣證。 【病因】 因出外修工,努力抬重物,當時覺脅下作疼,數日疼愈,仍覺脅下有物妨礙呼吸。 【證候】 身形素強壯,自受病之後,遲延半載,漸漸羸弱,常覺右脅之下有物阻礙呼吸之氣,與人言時恒半
-
腦充血頭疼
【病人基本資料】 京都談××,年五十二歲,得腦充血頭疼證。 【病因】 因勞心過度,遂得腦充血頭疼證。 【證候】 臟腑之間恒覺有氣上沖,頭即作疼,甚或至於眩暈,其夜間頭疼益甚,恒至疼不能寐。醫治二年無效,浸至言語謇澀,肢體漸覺不利,飲食停滯
-
腸結腹疼兼外感實熱
【病人基本資料】 沉陽張姓媼,年過六旬,腸結腹疼,兼心中發熱。 【病因】 素有肝氣病,因怒肝氣發動,恒至大便不通,必服瀉藥始通下。此次舊病復發而嘔吐不能受藥,是以病久不愈。 【證候】 胃下臍上似有實積,常常作疼,按之則疼益甚,表裡俱覺發熱
-
風溫
【病人基本資料】 邑北境趙××,年近三旬,于孟秋得風溫病。 【病因】 孟秋下旬,農人忙甚,因勞力出汗過多,複在樹陰乘涼過度,遂得風溫病。 【證候】 胃熱氣逆,服藥多嘔吐。因此屢次延醫服藥,旬餘無效。及愚診視,見其周身壯熱,心中亦甚覺熱,五
-
溫病兼勞力過度
【病人基本資料】 族弟××,年三十八歲,于孟夏來津於旅次得溫病。 【病因】 時天氣炎熱,途中自挽鹿車,辛苦過力,出汗受風,至津遂成溫病。 【證候】 表裡俱覺甚熱,合目恒譫語,所言多勞力之事。舌苔白濃,大便三日未行,脈象左部弦硬,右部洪實而
-
溫病
【病人基本資料】 武清縣孫××,年三十三歲,于孟秋時得溫病。 【病因】 未病之前,心中常覺發熱,繼因飯後有汗,未暇休息,陡有急事冒風出門,致得溫病。 【證候】 表裡俱覺壯熱,嗜飲涼水、食涼物,舌苔白濃,中心已黃,大便乾燥,小便短赤,脈象洪
-
溫病兼項後作疼
【病人基本資料】 李姓媼,年八旬有三,于孟夏得溫病,兼項後作疼。 【病因】 飯後頭面有汗,忽隔窗紗透入涼風,其汗遂閉,因得斯證。 【證候】 項疼不能轉側,並不能俯仰,周身發灼熱,心中亦熱,思涼物,脈象左部弦而長,右部則弦硬有力,大便乾燥,
-
太陽與陽明合病麻黃湯證
《傷寒論》原文︰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太陽與陽明合病,是太陽表證未罷,而又兼陽明之熱也。其喘者風寒由皮毛襲肺也。其胸滿者胸中大氣因營衛閉塞,不能宣通而生脹也。其言不可下者,因陽明仍連太陽,下之則成結胸,且其胸本發
2017-03-10 12 -
太陽溫病麻杏甘石湯證
至於溫病,在上古時,原與中風、傷寒統名之為傷寒,是以秦越人《難經》有傷寒有五之說。至仲景著《傷寒論》,知溫病初得之治法,原與中風、傷寒皆不同,故於太陽篇首即明分為三項,而于溫病複詳細論之,此仲景之醫學,較上古有進步之處也。 《傷寒論》原文
2017-03-10 27 -
月信不見,贏弱不起
治一室女,勞瘵年餘,月信不見,贏弱不起 一九一三年,客居大名。治一室女,勞瘵年餘,月信不見,贏弱不起。詢方於愚,為擬‘資生湯’。連服數劑,飲食增多。身猶發熱,加生地黃五錢,五六劑後熱退,漸能起床,而腿不能行動。又加丹參、當歸各三錢,服至十
2017-03-10 33 -
身體贏弱,咳嗽吐痰
身體贏弱,前二年即咳嗽吐痰,因不以為事未嘗調治。今春證浸加劇,屢次服藥無效。 津埠宋氏婦,年將四旬,身體贏弱,前二年即咳嗽吐痰,因不以為事未嘗調治。今春證浸加劇,屢次服藥無效。診其脈,左部弦細,右部微弱,數近六至。咳嗽,吐痰白色,氣腥臭,
2017-03-10 12 -
初患風寒咳嗽,後漸至病重
初患風寒咳嗽,因懶於服藥,不以為事,後漸至病重。 族嫂年三十五,初患風寒咳嗽,因懶於服藥,不以為事。後漸至病重,始延醫診治。所服之藥,皆溫散燥烈之品,不知風寒久而化熱,故越治越劇,幾至不起。後生于臘底回裡,族兄邀為診視。脈象虛而無力,身瘦
-
出嫁二載,月事猶未見,身體贏瘦
楊姓女,年十九歲,出嫁二載,月事猶未見,身體贏瘦,飲食減少,乾咳無痰,五心煩熱,診其脈細數有力。仿用‘資生湯’方,用生山藥一兩,于術二錢,牛蒡子三錢,玄參五錢,生地黃四錢,生雞內金一錢。連服五劑,熱退咳減,食欲增加。遂于原方中去生地,倍於
-
婦產後虛贏少食
族弟婦產後虛贏少食,遷延月餘,漸至發灼、自汗、消瘦、乏氣、幹嘔、頭暈等證,此方書所謂蓐勞也。經醫四人治不效,並添顴紅作瀉。適生自安東歸,為之診視,六脈虛數。檢閱所服之方,有遵《醫宗金鑒》三合飲者,有守用養生湯者,要皆平淡無奇。然病勢至此,
2017-03-10 11 -
寒熱往來,病劇
弟長男媳,年二十四歲,於丙寅年正月間寒熱往來,自因素畏服藥,故隱忍不肯言。至四月初,家人來迓弟,言兒媳病劇。回家視之,雖臥床不起,而瘦弱實難堪矣。診其脈,弦而浮數。細詢病情,言每逢午後先寒後熱,時而微咳無痰,日夜作瀉十余次,黎明則頭汗出,
-
瘰鬁證成癆
侄女XX,已於歸數載,因患瘰鬁證成癆,喘嗽不休,或自汗,或心中怔忡,來函所方。余揣此系陰分虧損已極所致。俾先用一味薯蕷飲,每日用生懷山藥四兩,煮汁兩大碗,當茶頻頻溫飲之。不數劑,喘定汗止,咳嗽亦見輕。繼又兼服薯蕷粥,作點心用之,漸漸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