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善膀胱排尿功能-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委中穴 2. 湧泉穴 3. 足部膀胱反射區、足部輸尿管反射區 1.拇指或食指按揉委中穴3〜5分鐘。委中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要穴,適當加以刺激能有效增強膀胱功能 2.用拇指按湧泉穴3〜5分鐘,以感覺足心發熱為宜。湧泉是腎
2015-10-26 555 -
保持三焦通暢-按摩原理
《黃帝內經》有雲“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決瀆, 即疏通水道之意。三焦為六腑之一, 是容納其餘五臟六腑的大腔,也是人體中最大的一個腑。古人將三焦分成三部分:上焦存心肺;中焦存脾胃、肝膽;下焦存腎、膀胱、大小腸
2015-10-26 283 -
保持三焦通暢-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膻中穴2.中脘穴 1.中指指腹按揉膻中穴2 ~ 3分沖,以感覺脹痛為宜。膻中穴具有調理人身氣機的功能,可暢通全身氣機。按摩此穴,可調節上焦經氣,改善呼吸系統功能,維持心肺正常功能。 2.食、中指按揉中脘穴2~3分鐘,
2015-10-26 149 -
保持三焦通暢-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支溝穴 拇指點按支溝穴1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支溝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在五臟六腑中,三焦是氣液運行的場所和通道。因此,按摩此穴具有瀉除三焦火氣、疏通三焦經脈的作用,尤其對於調養下焦,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排泄廢棄物,強
2015-10-26 225 -
高血壓-主要症狀-按摩原理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慢性心血管疾病,以動脈血壓增高,尤其是舒張壓持續升高為特點。若在未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安靜狀態時成人收縮壓常超過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超過12千帕(90毫米汞柱)即可確診。高血壓常引起心、腦
2015-10-26 157 -
高血壓-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胸部、 關元穴、 肩井穴、 氣海穴、 神闕穴、腎俞穴 、腰骶部、 脊柱 1. 兩手五指分開,交替推胸部兩側各35 次,以感覺清新舒適為宜。此法能緩解呼吸困難、心悸等高血壓症狀。 2.食、中指點揉關元穴50次,此穴具有培元
2015-10-26 364 -
高血壓-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合穀穴、 太淵穴、列缺穴、曲池穴、手部大腦反射區、太沖穴 、太溪穴 、足部腎上腺反射區、足部心反射區 1、 捏拿合穀穴50次,適當刺激合穀穴,有助於改善冠狀動脈血液迴圈,用重刺激手法,引起血管舒張反應,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
2015-10-26 367 -
低血壓-頭部按摩
按摩重點:1、風池穴 2、 升壓溝 3、耳部心反射區 1.雙手拇指按壓風池穴50次, 力度適中,以微感酸脹為宜。按壓此穴可明顯改善頸部、腦部的氣血運行狀況,適用於體位性低血壓。 2.用拇指和食指配合搓摩耳背處的升壓溝,上下搓摩1〜
2015-10-26 297 -
低血壓-主要症狀-按摩原理
低血壓是指成年人由於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一般來說血壓的收縮壓持續低於12 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8千帕( 60毫米汞柱)即可稱為低血壓。低血壓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低血壓多是慢性。與
2015-10-26 315 -
冠心病-主要症狀-按摩原理
主要症狀:典型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臟擴大等:一般常見症狀為胸悶胸痛、心悸自汗、氣急失眠、身體疲倦、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面色蒼白等。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病, 指因冠狀動脈
2015-10-26 151 -
冠心病-頭部按摩
按摩重點:1、額頭 2. 耳部心反射區、耳部胸反射區 1、用食、中兩指分抹額頭至頭部兩側35次,可加速腦部血液迴圈,調節心肌供血量。 2、用食指點按耳部心反射區、胸反射區各1~3分鐘,以局部脹痛為宜。按壓這些反射區可以起到行氣
2015-10-26 185 -
冠心病-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內關穴 2. 陰郤穴 3. 手部心反射區 4. 足部心反射區 1、拇指點按內關穴3~5分鐘,力度以略感脹痛為宜。當心絞痛、心律失常發作時此法能迅速止痛或調整心律, 長期堅持,可改善冠心病症狀。 2、拇指點按陰郤穴
2015-10-26 233 -
冠心病-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1.極泉穴 2.膻中穴3. 心俞穴 1、拇指點按極泉穴50次,以略有麻木感為宜。按摩此穴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對緩解心痛、心悸等冠心病症狀效果顯著。 2、中指按揉膻中穴1~3分鐘,力度輕柔。堅持一段時間的按摩後,胸痛心悸、
2015-10-26 240 -
動脈硬化-主要症狀-按摩原理
動脈硬化是動脈血管的一種非炎症性病變,是動脈血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以及管腔變窄導致血液流速變慢的病變的總稱。當今人類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腦血管疾病,而心腦血管疾病的直接病因就是動脈硬化。常見動脈硬化有動脈粥樣硬化、動脈中層鈣化、小動脈
2015-10-26 411 -
動脈硬化-頭部按摩
按摩重點:1.人迎穴 2、 耳部小腸反射區 3、 耳部皮質下反射區 1、食指輕輕按揉兩側人迎穴各50次,力度不可太大。按摩此穴,可保障血液迴圈暢通,顯著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降低血液黏度,緩解動脈硬化。 2、食指揉按耳部小腸
2015-10-26 342 -
動脈硬化-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合穀穴 2. 神門穴 3. 手部心反射區 4. 足三裡穴 1.捏拿合穀穴50 次,以感覺酸脹為宜。適當刺激合穀穴,有助於改善冠狀動脈血液迴圈,緩解動脈硬化。 2.拇指指端點按神門穴50次,以感覺脹痛為宜。神門穴是向
2015-10-26 321 -
動脈硬化-軀幹部按摩
按摩重點: 1.膻中穴 2. 中脘穴3. 心俞穴 1.中指按揉膻中穴2分鐘左右。刺激膻中穴,能寧心神,寬胸理氣,疏通全身氣血,改善胸痛、胸隨動脈硬化症狀。 2.食、中指按揉中脘穴2分鐘左右。按摩此穴具有溫中健脾,通絡
2015-10-26 320 -
腦卒中-主要症狀-按摩原理
腦卒中(中風)是指由腦部血液迴圈障礙引起,以局部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徵的一種疾病。腦卒中的病因多種多樣,總的說來都與動脈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壓、腦血管先天性異常、心臟病、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病導致的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等關係密切。腦卒中好發於
2015-10-26 86 -
腦卒中-頭部按摩
按摩重點:1.太陽穴 2. 廉泉穴 3. 水溝穴(人中)4. 風府穴 1.雙手拇指點按太陽穴50次,以微感脹痛為宜。適當刺激太陽穴可改善中樞神經的供血狀況,疏經通絡,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中風。 2.用食指揉按廉泉穴1〜3分鐘,
2015-10-26 139 -
腦卒中-四肢部按摩
按摩重點:1.勞宮穴 2. 手部大腦反射區 3. 手部額竇反射區 4. 足部腦垂體反射區 1.拇指按揉手心勞宮穴3〜5分鐘,按摩此穴有開竅泄熱、清心安神的作用,對中風昏迷有一定療效。 2.經常推按手部大腦反射區1〜3分沖,
2015-10-26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