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痰
汪(五八) 宿哮久矣不發。心悸震動。似乎懊 之象。此屬痰火。治以宣通鬱遏。勿徒呆補。(痰火)半夏 川連 石菖蒲 蛤粉 枳實 茯苓 川郁金 橘紅竹瀝薑汁法丸。 劉 痰火鬱遏。氣滯。吸煙上熱助壅。是酒肉皆不相宜。古稱痰因氣滯熱鬱。治當清熱理氣
2017-03-10 7 -
《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肝火
秦(氏) 年前肝風眩暈。主以涼血分。和陽熄風。一年未發。今歲正月春寒。非比天暖開泄。此番病發。必因勞怒觸動情志。至於嘔逆。微冷倏熱。交醜寅漸作耳鳴咽痹。食納久留脘中。想少陽木火盛於寅。膽脈貫耳。犯逆之威。必向陽明而後上憑諸竅。脈右澀大。胃
2017-03-10 11 -
《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不寐
倪 多痛陽升。陰液無以上注。舌涸赤絳。煩不成寐。當益腎水以制心火。(心火)鮮生地 元參 麥冬 綠豆皮 銀花 竹葉心 吳 少陽鬱火。不寐。(膽火) 丹皮 半夏 鉤藤 桑葉 茯苓 橘紅 程(氏) 上晝氣逆填脘。子夜寤不肯寐。乃陽氣不降。議用溫
2017-03-10 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卷六
某 陽升 雜。(陽升)麥冬(三錢) 生地(二錢) 柏子仁(一錢) 川斛(三錢) 茯神(三錢) 黑 豆皮(三錢) 某 心中煩熱。頭上汗泄。汗止自安。易 。(心陽熱)淮小麥 柏子仁 茯神 炙草 南棗 辰砂 程(氏) 血虛心 。咽嗆。(血虛)生
2017-03-10 10 -
補腎 健脾 利水治癒小兒頭皮積液
筆者在臨床採用補腎健脾利水法治療兩例小兒頭皮積液,效果較好,特介紹給大家。 病案一 王某,男,1歲零2個月。瀘縣得勝鎮上頂山村人,2008年3月22日。主訴:右顳上側頭皮有一2釐米×2釐米大小包塊10天。醫院叫其做CT檢查,因患者家境貧寒
2017-03-10 9 -
《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三消
計(四十) 能食善饑渴飲。日加癟瘦。心境愁鬱。內火自燃乃消症大病。(鬱火)生地 知母 石膏 麥冬 生甘草 生白芍 王(五八) 肌肉瘦減。善饑渴飲。此久久煩勞。壯盛不覺。體衰病發。皆內因之症。自心營肺衛之傷。漸損及乎中下。按脈偏于左搏。營絡
2017-03-10 22 -
《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脾癉
某 無形氣傷。熱邪蘊結。不饑不食。豈血分膩滯可投。口甘一症。內經稱為脾癉。中焦困不轉運可知。(中虛伏熱)川連 淡黃芩 人參 枳實 淡乾薑 生白芍 某 口甜。是脾胃伏熱未清。宜用溫膽湯法。川連 山梔 人參 枳實 花粉 丹皮 橘紅 竹茹 生薑
2017-03-10 8 -
《臨證指南醫案》卷六 瘧
孫 陰氣先傷。陽氣獨發。猶是伏暑內動。當與金匱癉瘧同例。(癉瘧)竹葉 麥冬 生地 玄參 知母 梨汁 蔗漿 施 發熱身痛。咳喘。暑濕外因。內阻氣分。有似寒栗。皆肺病也。竹葉 連翹 薄荷 杏仁 滑石 郁金汁又 微寒多熱。舌心幹。渴飲脘不爽。此
2017-03-10 7 -
顧植山治療鼻炎醫案
陶某,男,21歲。2008年10月14日初診。患鼻炎多年,鼻塞流鼻涕,時有黃膿,診斷為鼻中隔彎曲。舌淡紅,脈弦。患者形體中等偏瘦,膚白潤。 處方:炒蒼耳子10克,辛夷花6克,香白芷6克,北細辛6克(先煎),炒烏梅6克,炒黃芩10克,荊芥穗
2017-03-10 9 -
針刺“靶點”治面肌痙攣
面肌痙攣是一側面神經受激惹而產生的功能紊亂症候群,抽搐呈陣發性且不規則、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緊張、激動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起病多從眼輪匝肌開始,然後漸漸涉及整個面部,甚者可累及頸及肩部肌群。西醫學對此病缺乏特效治法,目前一般採用對症治
2017-03-10 10 -
看中醫前時別喝豆漿牛奶
牛奶、豆漿作為健康飲品,為大家所喜愛。如果您準備去看中醫,那麼建議您當天早上別喝牛奶、豆漿。這是因為,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望診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舌象直接關係到寒、熱、虛、實辨證,而牛奶、豆漿容易使舌苔變白膩,使醫生誤認為有痰
2017-03-10 20 -
冷水洗肛治痔瘺
痔瘡和肛瘺是一種頑固性疾病,患者除了手術治療,並無好的根治療方。冷水洗肛不妨一試。 具體方法是:每次大便後,在盆裡注入500毫升左右冷開水,用紗布蘸水清洗患處。洗時注意用無名指伸進肛門口約一釐米處,這樣才能將肛門內外的糞便徹底洗淨。因為痔
2017-03-10 15 -
黃連配肉桂
應用 黃連苦寒,善於清心熱,瀉心火;肉桂溫熱,長於和心血,補命火。二藥合用,寒熱並用,相輔相成,有瀉南補北,交通心腎之妙。 心得 治療心火獨亢,舌體不瘦、不少津、不少苔,然舌質紅的失眠患者。失眠乃血糖難控的重要因素之一,此藥對可明顯改善患
2017-03-10 56 -
咳嗽外治法
熱敷止咳:適用於由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局灶性肺炎等引起的咳嗽。具體方法為選用不同型號的熱水袋,內裝60℃~70℃熱水,用毛巾包裹後,放在患者背部熱敷。每日兩次,每次20分鐘,持續3~5天。熱敷時,喝足溫開水,有助於痰液稀釋排出。 足心貼
2017-03-10 3 -
頭痛用藥須對症
頭痛一證,有外傷、內傷之分,而外感又有風寒、風熱、風濕之別,內傷有肝陽、肝火、痰濁、血瘀、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異,當辨證論治,立方遣藥。 風寒頭痛:頭痛痛連項背,常伴惡寒發熱,身痛,無汗、苔薄白,脈浮緊等。當用解表散寒之劑,可用帶須蔥
2017-03-10 5 -
治慢性腎炎驗方
慢性腎炎屬中醫“水腫”和“虛勞”範疇。由於腎病日久,正氣漸虛,水腫遷延不退;或因勞倦、感冒、飲食等原因誘至水腫反復發作,脾腎調節水液功能失常,而致寒濕傷陽,脾腎受損。須酌情用溫陽化濕利水之法或溫補脾腎、滋養肝腎之法,以下提供幾則行之有效的
2017-03-10 7 -
兒童多動綜合征診療技術
兒童多動綜合征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亦稱兒童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是兒童較常見的行為障礙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動作過多,情緒不穩,任性衝動,伴有學習困難,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為主要臨床特徵。好發年齡為6~14歲,男孩發病較多
2017-03-10 4 -
腰痛辨治
腰痛,是指一側或雙側腰部疼痛,甚則痛連脊骨。《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曰:“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陰,少陰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風脾,風寒著腰,是以腰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腰痛。四曰暨腰,墜墮傷腰,是以腰痛。五
2017-03-10 6 -
溫病乃《傷寒論》之陽明病
《溫病條辨》首方為桂枝湯,且桂枝用量倍於芍藥,故頗受後人非議,認為目無法紀,自亂其例。其實桂枝湯在此不但用之得當,亦證明吳鞠通精究《傷寒論》始著《溫病條辨》,而溫病乃《傷寒論》之陽明病也。 溫病分為溫熱、濕溫兩大端。溫熱病多發于“溫邪上受
2017-03-10 16 -
祛風解表止頭痛
某醫之子,8歲。2010年11月17日早晨訴頭痛,家人未在意。至上午10時許學校聯繫家長說:孩子頭痛劇烈。接回家中其父親為孩子診查、處方用藥(不詳)治療,未效。吃晚飯時伴嘔吐,繼續用藥治療,第2天頭痛依舊,且飲水、吃飯則嘔吐,不飲、不食則
2017-03-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