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理沖任治痛經
婦女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週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昏厥者,稱為“痛經”。痛經多因氣滯血瘀、寒凝胞中、濕熱下注、氣血虛弱、肝腎虛損等原因所致。本案證屬肝鬱腎虛,氣血不足。國醫大師路志正以益氣養血、補腎疏肝、調經止痛治之,使氣血
2017-03-10 4 -
論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桂枝乾薑湯首見於《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在跟隨顧植山教授學習期間,筆者發現老師主要從運氣和三陰三陽開合樞理論來
2017-03-10 22 -
術後腹壁感染性竇道
李某某,女,53歲,2015年1月13日初診:患者因腹壁感染性竇道住院治療,因療效不佳,故來門診就診尋求中藥治療。患者2009年因腎功能衰竭於301醫院行右腎移植,2013年8月27日於301醫院行右腎輸尿管移行性細胞癌切除術。現長期服
2017-03-10 5 -
橘核小驗方
橘核為芸香科植物橘子的種子,性平,味苦,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治療疝氣方中多用,現介紹其驗方。 乳癰初起未潰:取橘核15克(略炒),黃酒煎,去渣溫服,不能飲酒者,用水煎,略加黃酒服用。 腰痛:取橘核、杜仲各60克,炒後研末,每服6克,鹽
2017-03-10 5 -
治療腰重四良方
腰重,指腰部有沉重感,首見於《中藏經·論腎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多由腎虛、水濕、寒濕、濕熱、風濕停滯所致。《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青娥丸,《金匱要略》之甘姜苓術湯,《辨證錄》之輕腰湯,《成方便讀》之四妙丸等均為治療腰重之良方。 青
2017-03-10 19 -
從痿證治療談辨證論治
疾病的發生是由於致病邪氣侵襲人體,人體正氣與之抗爭而引起的機體陰陽失調,臟腑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障礙的生命過程。疾病發生一般都有一定的發病原因和病理演變規律,有較固定的臨床症狀和體征,“疾病”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種疾病全過程的總體屬性、特徵
2017-03-10 4 -
夏枯草療目糊目痛
某女,60歲,2008年6月20日就診。主訴:胸悶,胸骨後疼痛,兩側腹脹以髂前上脊為主,頭脹,舌淡紅,舌邊齒痕,苔黃膩,舌下靜脈迂曲顯露,脈細弦。腎功能、血脂等實驗室檢查指標均正常。 此為胸中痰瘀互阻,以小陷胸湯、丹參飲、柴胡疏肝散為主
2017-03-10 13 -
循經辨治皮膚病
按經絡循行分佈,人體有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經絡內連臟腑,外達肌表,網路周身,是氣血運行的通道。依據疾病所在部位和經絡在人體的循行分佈,可辨析疾病與所屬臟腑的關係,從而認識疾病之本源,並進行正確指導治療。 皮膚科疾病雖多表現為外
2017-03-10 9 -
肝臟的五毒和三怕
肩負著如此多重任,肝臟也有脆弱的時候,“五種病毒”、“三大天敵”就讓肝臟承受不住。 五種病毒。有些病毒感染人體後,專門愛往肝臟這裡鑽,並在肝細胞裡複製、定居,導致我發炎,這些病毒被稱為“嗜肝病毒”,分為甲、乙、丙、丁、戊五種。得了病毒性
2017-03-10 4 -
滋陰降火理氣治腰腿痛
王某某,男,41歲,2009年3月12日初診:雙側腰腿部脹痛,伴尿黃,口幹,舌苔薄黃,脈細數。 辨證:陰虛火旺,兼有氣滯。 治法:滋陰降火,理氣止痛。 主方:知柏濟生湯合二妙散、金鈴子散。熟地15克,淮山藥15克,丹皮10克,山萸肉10
2017-03-10 9 -
肝胃不和脾失運 圓機活法消痞滿
吳某,女,80歲,2013年12月31日初診。主訴痞滿1月餘,噯氣,泛酸,納谷尚馨,口幹,疲勞,夜間睡眠醒時汗出,身熱,再難以入睡,大便1~2日1行,多不成形,小便調,舌體胖質暗有瘀斑,苔薄白,脈沉弦尺弱。 辨證:濕濁蘊滯,肝胃不和。
2017-03-10 16 -
陽和湯治重症下肢紅腫
劉某,男,64歲,2013年7月2日初診:雙脛前部皮膚紅腫疼痛7天,伴發熱,體溫37℃左右,局部皮溫升高,質地變硬。 處方:金銀花90克,地丁30克,川牛膝15克,茯苓30克,車前子30克(包),蒼術30克;14劑水煎服。 按:方用五神
2017-03-10 17 -
降脂方治療高脂血症
降脂方組成:茵陳20克,山楂10克,桑寄生10克,枸杞子10克,何首烏10克,川牛膝10克,丹參20克,黃芪20克,生薏苡仁30克,幹荷葉10克,決明子15克,大黃6~10克。 功效:健脾補腎,清熱祛濕。 主治:用於高脂血症治療。 方解
2017-03-10 3 -
治產後病驗案4則
產婦在新產後及產褥期內發生的與分娩或產褥有關的疾病,稱之為“產後病”。婦人產後常因失血傷津致氣血虧虛,又因胞絡受損致瘀血阻滯,故而產後之病多虛多瘀。產後百脈空虛,故又易感受外邪。所以治療婦人產後之病多以在補虛的基礎上佐以化瘀、養陰、清熱
2017-03-10 11 -
治療冠心病經驗
病因病機 冠心病辨因析理,肇始於腎。國醫大師劉志明認為,胸痹的發生,首當責之于年老正氣虧虛,其中尤以腎元匱乏為要,為本病發生肇始之因。人體衰老發生、發展的過程,正是腎元匱乏、衰微的過程,二者亦步亦趨。胸痹患者多為中老年人,此與人體自身衰
2017-03-10 8 -
血府逐瘀湯樞轉少陽驗案選
關於血府逐瘀湯一方的療效及從運氣學說“開闔樞”理論闡發其方解的論述已見諸報端。大量臨床實例證實,該方確為少陽、少陰“轉樞”良方。龍砂醫學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教授基於運氣學說“開闔樞”理論運用該方,擴大了該方的適應症範疇,更能為立法遣方
2017-03-10 21 -
慢性蕁麻疹治驗
舒某,女,40歲,患者自訴患蕁麻疹3年之久,多方醫治無效,各種中西藥用後都無明顯效果,經常復發,不能吃海鮮及發物。今前來求診。 檢查:全身可見風團疹塊,色紅,尤以頸部、手、腿較重,發作時全身瘙癢。舌淡紅,苔白膩,脈沉細,二便正常。 病機
2017-03-10 10 -
漫談五鬱證治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木郁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這是關於“五鬱”治法的最早記載。五鬱發病,與五臟密切相關,但所呈現的證候又與相表裡的腑有關。因此,在臨證時,要從臟腑學說上去考慮,方能不顧此失彼。 木鬱證治
2017-03-10 6 -
參赭鎮氣湯
趙某,女,1936年出生。2014年7月1日初診。 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致神昏,經某醫院搶救後出院,攜氧氣瓶鼻導管吸氧,乘坐輪椅來門診就診。刻診:呼吸氣短,面目浮腫,不能平臥,需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納食可,吸氧狀態下指脈氧
2017-03-10 34 -
獨活寄生湯治腰腿疼痛
獨活寄生湯出自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偏風第四》,用於治療肝腎兩虧,氣血不足之痹證。歷代醫家著述也多引用此方治療腰腿疼痛,然未引起筆者重視。及至有患者自持處方來抓藥,極贊處方之效,雲此方相傳幾代,他人旁抄無數,筆者取而閱之,乃獨活
2017-03-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