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火罐治風寒胃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由風寒所致的胃痛比較常見,採取拔火罐療法簡單易行,在家中就可以輕鬆施治。 風寒胃痛多由於外受寒邪所致,畏寒喜暖是一大特徵。風寒侵入腹中,或過食生冷食物,寒留滯於中,阻滯了氣機正常運行,使脾胃運化失常,不通則痛,導致胃脘
2017-03-11 14 -
山豆根要小劑量使用
山豆根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及根莖,又名廣豆根。味苦,性寒。有毒。歸肺、胃經。功效為清熱解毒,利咽消腫。臨床主要用於咽喉腫痛,因該藥苦寒之性較甚,尤長於清熱解毒以利咽消腫止痛,為治療熱毒蘊結、咽喉紅腫疼痛的要藥。還可用于熱毒內盛所致的牙齦腫
2017-03-11 12 -
耳尖放血加燈火灸治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易於流行,中醫學稱其為“流腮”、“痄腮”等。病機多為風熱上犯和熱毒熾盛,耳尖放血加燈火灸治療該症,收效明顯。 取一側耳尖、列缺穴。先用拇食二指將耳尖穴部揉搓至發紅、發熱,常規消毒後醫者左手拇、食二指自
2017-03-11 9 -
引火歸元治咽痛
引火歸元,是治療虛陽浮越的方法,意在引火下潛,火歸腎宅。其火指虛火無疑,乃系腎水不足,陰津不足則虛陽失約,故當滋水養陰,引火歸元。張景嶽雲:“陰根于陽,陽根于陰,凡病有不可正治者,當從陽以引陰,從陰以引陽,各求其屬而衰之。”本法即在大隊滋
2017-03-11 16 -
半夏治失眠
半夏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具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作用,外用可消腫止痛。臨證加減可用於多種痰證,對於胃氣上逆之嘔吐亦甚為常用,可治療心下痞、結胸、梅核氣、癭瘤痰核、癰疽腫毒等。半夏用於治療失眠可追溯至《內經》之半夏秫米湯,梅國
2017-03-11 4 -
大承氣湯為臨證常用之方
清代醫家鄭欽安以其獨特的醫學理論獨步醫林,成“火神派”開山鼻祖。人皆知鄭氏善用附子,可謂識附子、懂四逆湯者,不知鄭氏也善用大黃,也是識大黃、懂大承氣湯者。鄭氏在《醫理真傳》中指出:“觀仲景于三陰陰極之症,專以四逆湯之附子,挽先天欲絕之真火
2017-03-11 13 -
桂辛香草湯
組成:桂枝10克,細辛6~20克,香附10~20克,乳香10克,小茴香10克,益母草20克,當歸12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澤蘭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 功能:溫經通脈,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主治:原發性痛經。 用法:於經前
2017-03-11 25 -
張仲景運用附子淺析(上)
附子乃陰證要藥,用之得當功效非凡,然用之不當則為患不淺,故近代名醫惲鐵樵雲:“附子為最有用亦最難用的藥物。古代醫家中善用附子者,首推張仲景,在其所注《傷寒雜病論》一書(後世分為《傷寒論》、《金匱要略》)中關於附子的論述共有51條,33方(
2017-03-11 16 -
如何打好冬季保胃戰
保持精神愉快 胃的健康與否,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係。冬季萬物蕭條,容易令人情志不舒、肝氣鬱滯,從而導致胃部不適。尤其當代的都市人,每天都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和精神壓力。長期緊張、恐懼、悲傷、憂鬱等狀態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促進迷走神經功能
2017-03-11 4 -
治癒手足皸裂三步走
冬季一到,很多人手足乾燥,皮膚變粗、變厚、變硬,易皸裂,嚴重者還有出血症狀,導致行走時足部疼痛難忍。可嘗試選用適宜的家用生活物品,來緩解和徹底消除手足皸裂和疼痛的症狀。 洗泡 醋 取適量醋,燒開,涼到溫熱程度時泡腳,8~10分鐘為宜,5
2017-03-11 10 -
蓮子 蓮子心功用各異
蓮子,是睡蓮科植物蓮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割蓮房,取出果實,除去果皮,乾燥即得。味甘、微澀。本品味甘而澀,性平,入脾、腎、心經。能養心安神,益腎固澀,健脾止瀉。主治心腎不交之遺精早洩和脾腎兩虛之泄瀉、帶下等病症。正如《玉楸藥解》
2017-03-11 6 -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診療技術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臨床以突然發熱、頭痛、嘔吐、皮膚黏膜出現瘀點、瘀斑,腦膜刺激征為主要表現。本病可在冬春季節流行,目前以散發為多。本病多見於兒童,大多數患兒小於5歲,發病高峰年齡為6~12月。暴
2017-03-11 6 -
張仲景運用附子淺析(下)
仲景用附子不僅配伍精當,而且在用法、劑量及毒性的殺減等方面都非常審慎細緻,示人以規矩。 附子的生熟用法和煎服法 縱觀有關附子的經方不難發現,仲景凡取附子回陽救逆之功則生用,凡取其溫陽補腎,溫經逐濕止痛之功,則均炮用。凡用生附子必入湯劑,而
2017-03-11 9 -
葶藶子治心衰
葶藶子苦、辛,大寒,歸肺、膀胱經。功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尤宜於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平臥之證,亦用於水腫、懸飲、胸腹積水、小便不利等。梅國強常以之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伴見水腫喘滿者,療效甚佳。至於本品藥量,他在使用時多超出常用劑量,用至10
2017-03-11 9 -
大承氣湯治療內傷便秘
隨著生活環境、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內傷便秘的患者日漸增多。常用大承氣湯合他方治療內傷便秘,收效較為理想。 治用大承氣湯,但方中枳實、厚樸兩藥確取自於大承氣湯。本案處方,可以看作枳術丸加減,方中白術伍枳實、厚樸、雞內金、瓜蔞仁,後四味
2017-03-11 61 -
腹診方證運用四則
腹診乃為中醫四大診法“望、聞、問、切”中切診的內容,在七版教材《中醫診斷學》中屬於按診的內容。七版教材對按診定義為:按診是醫生用手直接觸摸或按壓病人某些部位,以瞭解局部冷熱、潤燥、軟硬、疼痛、腫塊或其他異常變化,從而推斷疾病部位、性質和病
2017-03-11 5 -
骨關節炎用藥3誤區
誤區1:骨關節炎需要使用抗生素 專家解析:醫學裡所說的炎症包括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和無菌性炎症兩種。感染性關節炎除關節疼痛、腫脹之外,往往合併有全身發熱等症狀,血常規等血液指標也會有所變化。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關節炎屬於退變性或稱為老年性骨關節
2017-03-11 9 -
冬天貼膏藥最好先加溫
膏藥是家中常備藥物,具有療效好、見效快、使用方便等優點。膏藥貼於體表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迴圈,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用膏藥前,患者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貼膏藥前需先確定病變部位,使膏藥中心貼
2017-03-11 10 -
外用方治凍瘡
凍瘡是機體受低溫侵襲而引起的局部損傷。凍傷部位以身體的末端和暴露部位,如手足、耳鼻、顏面等處多見。由於寒冷侵襲,引起居部血液迴圈障礙,造成皮膚局部組織缺血缺氧,代謝失常,而出現局限性紅斑、腫脹,嚴重時發生水泡和潰瘍,甚至組織壞死。病程緩慢
2017-03-11 6 -
消食更需強胃
治療飲食所傷,如單純著眼於邪實,即食積,我們通常會選用平胃散、保和丸、小承氣湯或大承氣湯等方,“焦四仙”、牽牛子等為常用藥物。 顯然,枳術丸與上述用藥有別,方中重用白術為君,側重著眼于正氣,即“胃氣”(脾胃之氣)。正如李東垣所說:“白術者
2017-03-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