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心病需話療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的行為是由心理支配的,行為是人心理的外部表現。有關調查資料顯示:老人由於社會心理因素而影響健康的占其中的1/3還多,這些因素的產生與其社會角色的轉變有密切的關係。老人們離退休後從社會走向家庭,生活也由職業型轉變為休閒
2017-03-11 63 -
國醫大師張鏡人膏方調治慢性疾病
中醫將中藥傳統劑型分為湯、丸、膏、散、丹等五大類,其中的膏可分為內服和外敷兩種。內服膏劑即是膏方,它是根據患者體質不同與病情的需要,選擇多種藥物組成方劑,再將中藥飲片經多次煎熬、去渣,將藥汁經微火濃縮,加入輔料,如飴糖、蜂蜜、阿膠、鹿角膠
2017-03-11 12 -
陽虛頭痛案
尹某,女,53歲。間斷性頭痛20年餘,外院診為血管性頭痛,經多方診治,未見明顯效果。頭痛尤以受涼時明顯,喜溫喜按,平時尤怕冷,舌淡苔薄,脈細微弦。處方:九制附片30克,麻黃15克,細辛15克,白芷15克,桃仁15克,紅花15克,炙甘草10
2017-03-11 8 -
小柴胡湯治頑疾
2009年6月5日初診。低熱2月余,曾做西醫檢查,找不出病因、病灶,每日只注射生理鹽水、抗生素、激素等藥物,治療2月,仍無效。刻診:患者自覺頭痛,體溫37.5℃,納可,眠可,二便正常,脈象稍弦細,別無異常。《傷寒論》雲:“傷寒脈弦細,頭痛
2017-03-11 8 -
常見燥證論治
燥為秋天的主氣。燥邪致病的特點主要是燥性乾澀,易傷津液;燥易傷肺,灼傷肺津。因而臨床上多引發咳嗽、咳血、衄血、消渴、痿病諸證,總以清肺涼血,養血潤燥為治療法則。辨證施治可獲良效。 肺燥咳嗽 燥邪犯肺者,咳嗆氣逆,痰少而黏,或帶血絲,口幹,
2017-03-11 6 -
益氣升陽治頭痛驗案
華某某,女,42歲。兩太陽穴痛7日,痛甚則噁心嘔吐,煩躁不安,噯氣,伴有眩暈,食少納差,周身乏力,勞甚則覺頭痛加重,大便不爽,舌質紅苔白,脈弱緩。治宜益氣健脾,升陽止痛。 處方:黨參15克,白術12克,茯苓15克,陳皮9克,法半夏9克,乾
2017-03-11 6 -
銀屑病難治因藥邪
藥邪,即藥誤用而變為邪。 藥本治病之用,“良醫以活人”,而庸醫以之誤人、害人,致使救人之藥變為害人之邪。藥之為邪,非藥之過,乃醫之錯。有諺雲“物無喜惡,過則為災”,正可說明藥之無辜和醫之責任。 《儒門事親·十形三療·痿》中記載:“宛丘營軍
2017-03-11 3 -
長強穴注射黃芪注射液治痔瘡
汪某某,男,34歲。2005年6月2日初診。患內痔已多年,今勞作過度,內痔下脫3日未還納。肛門有下墜感,氣短懶言,食少乏力,脈細弱。觀其痔系三期內痔伴靜脈曲張型混合痔,嵌頓肛外。即行局部消毒,用20毫升注射器接5號長針頭,抽取黃芪注射液1
2017-03-11 5 -
突破禁忌當謹慎
近治一慢性腹瀉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為“十八反”禁忌的反藥,患者服藥後出現了較強的藥物反應,後經輾轉加減變通,繼續使用反藥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讀了貴報2011年7月29日載“使用十八反,犯禁還是突破”一文,頗多感觸。劉某某,男,63,農民
2017-03-11 7 -
黃芪桂枝五物湯治肩周炎
劉某,女,53歲,2010年11月15日初診。右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3個月餘,其間某院診為肩關節周圍炎,予伸筋丹、小活絡丸、獨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藥物交替內服,及針灸、按摩、熱敷、理療、膏藥貼敷,收效不著。右肩關節仍痛較重,遇風寒尤甚
2017-03-11 10 -
鬼箭羽忍冬藤外用治藥疹
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殺蟲。《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經》所治,似專功於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蘇頌所述古方,更似專功於惡疰及中惡氣之毒以病於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氣平,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療熱毒腫瘍,癰疽疔瘡等症。用於
2017-03-11 17 -
治肛周膿腫驗案
劉某,男性,44歲,因肛門塊物腫痛反復發作兩個月來院就診。自訴兩個月前突發肛門左側有一鴿蛋大小包塊,腫脹疼痛,經抗生素靜滴治療,疼痛稍減,腫塊未消,每因勞累則腫痛又起,無惡寒發熱,無裡急後重及黏液膿血便,無便血,大便日解一次,小便黃清,舌
2017-03-11 14 -
丁萸散敷臍治嬰幼兒泄瀉
公丁香、吳茱萸、厚樸、枳殼、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機碾成極細粉末,每用2~3克填入臍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貼住,勿讓藥末外漏。每日換藥1次,至痊癒為度。 方解 泄瀉的發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調,故治療原則以調理脾胃為主,佐以利濕。方中公丁香溫中
2017-03-11 6 -
藥對證,雖劇但服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臟方熱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藥,初服皆劇,愚人不解,即止其藥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藥與病源的相主對,雖劇但服,不過再三服,漸漸自知。惟非其主對者,本勿服也。”在臨證中常遇到此類病例,如李某,女,28歲,因外感風寒,乾咳
2017-03-11 4 -
宣肺通腑法治療咳喘驗案
劉某,女,53歲,2010年10月24日就診。患者既往有支氣管哮喘病史30餘年,兩日前因接觸油漆,出現氣緊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後,未見明顯緩解,遂到門診就診。刻診見患者氣促,呼吸困難,面色發紺,喉間痰鳴,訴夜間喘息不得平臥,咯
2017-03-11 7 -
芍藥東加減治痤瘡
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暗瘡,是青春期常見的皮膚病,痤瘡是一種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中醫學稱之為“粉刺”、“麵粉渣”、“酒刺”、“風刺”等,並認為素體陽熱偏盛是痤瘡發病的根本;飲食不節,外邪侵襲是致病的條件;血鬱痰結使病情複雜深重
2017-03-11 6 -
補陽還五湯合八珍東加減治中風後遺症
“腦血管疾病”在中醫上屬“中風病”範疇,其本病發生的病因主要以內因為主,內虛為本,加以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以致肝風、肝火內動,或痰濕、瘀血內阻而發病。對於症見“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口眼歪斜“等屬於氣虛血瘀型中風後遺症的治療,歷代醫家都
2017-03-11 38 -
扶陽燠土治腹瀉
陳某,女,34歲。2011年7月8日初診。慢性腸炎病史1年餘。曾用西藥止瀉劑、柳氮磺胺等藥,瀉止,但停藥後3天症狀如前。刻診:腸鳴轆轆,瀉如騖溏,日7~8次,便時腹部隱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納穀欠馨,怕冷乏力。形瘦,面色萎黃,舌
2017-03-11 23 -
經方治虛寒便秘
便秘是臨床常見病,時醫常以瀉下劑治療,其中不乏無效者。筆者侍診馮世綸教授,見用大黃劑甚少,而用柴胡桂枝乾薑湯與當歸芍藥散合方甚多,臨床療效顯著。 崔某,女,49歲。2011年5月19日初診。便秘25年餘,前醫用大黃、番瀉葉、果導片、腸清茶
2017-03-11 34 -
明辨虛實治寒熱
“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載於《素問·至真要大論》。“寒之而熱者”,指用苦寒泄熱法治熱證,病不愈反見熱者,是指腎陰(真陰)不足之虛熱,而非有餘之實熱;“取之陰”即治宜滋其腎陰(腎之真水)。此為陰虛不足,陰虛則熱之證,應尊王
2017-03-1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