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氏太極拳 傳統陳氏太極拳重心與虛實關係

太極拳流派眾多, 陳氏太極拳在其中卻是一枝獨秀, 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是傳統陳氏太極拳的重心與虛實的關係, 只有掌握這點, 在練習中才能保持身體立身中正, 下面隨著太極拳資料演練一下吧!

傳統陳氏太極拳的重心與虛實關係

學習傳統陳氏太極拳, 首先要弄清楚陳式太極拳的虛實關係,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人體重心, 怎樣去變化重心, 並保持身體穩定, 怎樣避免雙重。

人體重心就是人體重力的作用點, 或者說是人體的“平衡點”, 這個“點”只有在人體相對靜止時, 它才是瞬間定位的, 當人體運動時這個“點”隨肢體的運動姿勢而改變,

它不是固定在人體某個部位的。

傳統陳氏太極拳運動就是靠這個“平衡點”的變化來保持自身的平衡, 使自己如“不倒之翁”。 雙重是指在練拳時虛實不分, 動作僵滯, 運化不順, 在推手與技擊中不能把對方的來力進行轉化, 而發生的頂抗、較力現象。

產生雙重的因素有很多, 有自身的雙重, 也有外來的雙重等等, 避免雙重的唯一方法就是分清虛實。

對於初學太極拳的人來講, 往往認為那一條腿承受的力量大, 重心就偏於那面, 這條腿則為實腿, 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其實重心的偏沉, 和那條腿受力的大小沒有任何關係, 即使受力很大也不一定是實腿, 是重心所在。

在太極拳運動中我們把雙腿分成兩種情況,

即“支撐腿”與“施力腿”。 當雙腿配合動作向左右兩側發勁時, 有人則認為重心多偏於“支撐腿”這一方, 如“懶紮衣”定勢為右弓蹬步, 右腿支撐身體穩定重心, 左腿施力傳勁到手, 便會認為重心偏右。

實際重心這時恰恰偏左, 以達到右發左塌的“隨遇平衡”。 此時“支撐腿”變成了虛腿, “施力腿”就成了實腿。 又如雙腿配合動作上下發力時, 重心與虛實的變化也不一樣。

在行拳走架中, 虛實轉換表現的非常明顯, 特別是叫腳上功夫轉換的時候, 都是一腳實一腳虛, 兩隻腳互相轉換。

如“金剛搗碓”最後一個動作右拳下搗、右腳下震發力, 右腿承受的力量較大, 從腿法與用法上講右腿是實腿, 左腿應為虛腿, 可恰恰相反在這個動作上“左支撐腿”是實腿,

右下震腿“施力腿”是虛腿。

如果認為右腿是實腿的話就會出現“右重則右實”的雙重現象, 向這種情況從動作外形上是無法分辨出重心所在的, 如拳論所言“內換虛實外不見”。 綜上所述重心與虛實的轉換是靈活多變的, 並不固定。

下面我就重心在其它方面的虛實變化做以下闡述, 望各位同好斧正。

“千變萬化由我運, 下體兩足定根基”, 足為周身之根, 它姿勢的正確關係到整個動作的成敗。 足在支撐、旋轉、開扣、進退時重心與虛實關係變化很大, 當一足支撐身體成獨立步時, 就足跟與腳掌而言亦有虛實之分, 此時足跟為實、腳掌為虛。

如腳掌承受力量較大, 踝關節就會受力過大前傾,

從而不能保持松豎, 會導致支撐腿不穩, 膝前跪, 足跟掀起, 和重心偏離等現象;當雙足支撐身體穩定重心時, 足跟與腳掌的虛實也不一樣。

如“預備勢”的平行步, 站立時要十趾抓地, 湧泉穴空, 感到雙足跟發重, 此時兩足跟為實, 雙腳掌為虛, 人體的重心正好瞬間落在丹田下方的中間位置;當足在旋轉時如是以腳掌為軸, 則足跟為虛, 腳掌為實。

如是以足跟為軸, 則腳掌為虛, 足跟為實;足在外開、內扣時腳掌應為虛, 足跟為實;足在進退時虛實也有變化, 如進步時以足跟領勁輕擦地面而行, 則足跟為實, 腳掌為虛;退步時以腳掌領勁輕擦地面而行, 則腳掌為實, 足跟為虛。

在武術中有一句話“手是兩扇門, 全憑變打人”, 手法的虛實變化在實戰中非常重要,

就手而言, 不同的手型、手法其虛實變化也不同, 陳氏太極拳講“一動無有不動, 節節貫穿。 ”

就是要避免手法與勁力上的雙重, 如“單鞭”定勢左手的“下塌外碾勁”, 是以左掌先合注對方, 再走一個舒指坐腕的“穿透勁”來進行發放的, 在這個過程中左掌根的合為虛, 掌心及掌指的碾發為實。

如果沒有了這個虛實轉化, 用左掌去硬推, 那麼左掌與所推之處就產生了雙重現象, 又如“掩手肱錘”中的拳法, 在握拳時要外實、內虛, “運時散手(虛), 著人成拳(實)。 ”

這樣的虛實變化都是為了避免手法上的雙重, 此外, 在拳架中體現著法與勁力的手為陽手,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打擊手”, 為實手;在拳架中輔助配合的手為陰手,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指導手”為虛手。

在實戰技擊中雙手的虛實也不是固定的,它會根據技擊的需要而轉變,此時”指導手“與”打擊手“可以互換,陰變陽、虛變實,只有分清雙手的虛實,掌握其變化規律,應用起來才會從心所欲。

從整體動作的勁力變化上來看,虛實更為重要,在勁力的變化與轉換過程中輕靈舒展的蓄勢動作為虛,沉著充實的發力動作為實;整個動作的運勁過程為虛,一勢終了的定勢為實,如“懶紮衣”右腳輕靈舒展,如履薄冰的出步為虛,左腳堅如磐石的支撐為實。

右手的沉著發力為實,左手的放鬆下沉為虛。其實每一個拳勢在重心變化上都有許多次,就一個小動作而言,它的重心與虛實也在不停的變化,因為決定它變化的原因有很多。

如意念、呼吸等,平時我們所說的重心偏於那一側,是一個瞬間的說法,並不代表整個拳勢,這個“平衡點”只是在這一勢終了,下一勢啟動前的一個瞬間定位,並不是絕對不變的。

人體重心的虛實由內到外,始終在不停的變化,所以拳論中講“虛非全然無力,實非全然站煞”。

重心轉換的虛靈,是避免雙重達到“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的前提條件,要做到“隨遇平衡”首先要分清腰胯的虛實,掌握重心的倒換方法,如胸腰螺旋右轉時,松右胯翻左臀,從虛實上講右胯則為虛,左胯為實,此刻身體右側為虛,左側為實。

如胸腰螺旋左轉時,松左胯翻右臀,從虛實上講左胯則為虛,右胯為實,此刻身體左側為虛,右側為實;當身體轉正,呼氣、放鬆、下沉時,兩胯為一順間的虛,丹田鼓蕩,小腹為實。此外當身體向上騰躍時,四肢上升,中盤下沉,即四肢為虛,丹田為實。

在傳統陳氏太極拳中重心倒換的方法有兩種,即“襠走下弧倒換法”與“襠走後下弧倒換法。”當胸腰沒有發生螺旋變化,重心由一側移向另一側時,要求會陰穴下沉,用襠走下弧(鍋底形)倒換重心。

當胸腰發生螺旋變化,重心由一側移向另一側時,要求會陰穴下沉,用襠後走下弧(鍋底形)倒換重心,這時要旋膝、轉踝,使雙腿走明顯的纏絲勁,這裡說明一點,“襠走下弧倒換法”胸向沒有改變。

“襠走後下弧倒換法”胸向有所改變,兩種方法同樣走“鍋底形”但有所不同,下弧倒換法重心是沿著鍋底的弧線平移過去的,有點像順著鍋底直接滑過去一樣;而後下弧倒換法重心是隨著鍋底的“圓”旋轉走弧線移過去的,有點像圍著鍋邊裡側旋轉一樣。

“襠走後下弧倒換法”特別有利於松胯、翻臀、轉腰、圓襠、纏絲、蓄勁、和丹田內轉。在傳統陳氏太極拳中,所有的拳勢都是靠這兩種方法的組合來完成重心虛實互換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重心倒換法,才有了傳統陳氏太極拳的獨特風格,“合則太極,分則陰陽,動則螺旋”。

傳統陳氏太極拳的三要素

(一)靜

靜就是安靜,平心靜氣的意思。學太極拳,首先是思想上的靜。練拳者要除去妄想,排除雜念,做到“心中一無所著,一念一無所思”。這樣,就能做到意志集中,思想為一,心無二用。其次,是需要一個安靜的場所。

鍛煉時,應堅持一早一晚,要事先選擇一個清靜的地方。地方清潔衛生,可免於疾病傳染;環境僻靜,可以脫離一切吵雜聲的干擾。這樣,才能清心寡欲,去掉輕浮、張狂之氣。

總而言之,練習太極拳要在靜字上狠下功夫,靜下來後,可以專心考慮,細心揣摩。練好每個招式動作,分清虛實、開合等基本要領。

才能逐步領悟,姿勢趨於正確,較快地納入太極拳的軌道。久後,自會達到“意之所向,全神貫注”之境。

(二)意

太極拳是“以意引氣”,煉意不煉力的內功拳。這就是說,太極拳的一著一勢,一舉一動都是以意來作指導的,領先的。什麼是意?意就是心思,就是思想。思想想到那裡,手就運行到那裡,心裡怎樣想,四肢百骸就怎樣做,決不是憑著力氣鼓著手足在運行。

用意則輕靈自如,用力則僵硬遲滯。一切動作總是以意來領先的。拳論說:“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全身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和“意之所向,全神貫注”就是這個意思。

概括的說,意就是大腦,是大腦神經,大腦是全身神經的樞紐,發號司令的指揮部門,周身肌膚、關節、五臟六腑都要聽從於大腦,在神經意識下支配運動。

(三)慢

慢就是緩慢的意思。一般學拳的人,往往在迫切要求學習的思想指導下急於求成,殊不知快、慢的利弊和二者間的辯證關係。俗語說:“心急吃不了熱油糕”,“欲速則不達”,“慢工出細活”。確有它的道理。

傳統陳氏太極拳的兩個階段

其一,以外形動作引動內氣

內氣和動作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的,外形動作可以導致內氣活動,內氣活動又能催動外形初學時,要按其具體要求力爭動作合度,就是遵循陳氏太極拳對各個部位的要求。

運動規律和逐漸的運動標準,尋求和進一步掌握內氣運行的方法。先在定勢時(如預備式、單鞭等)思想專一地按照陳氏太極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要求來對照。目前出版的一些太極拳書中對此都有詳細介紹,這裡就不在詳述。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體松,靜可放鬆,松也可入靜,兩者相輔相成,相輔而生,放鬆可以緩解精神疲勞。

其中介紹的雖然比較具體,就是尺度較難掌握。例如;松肩,究竟怎樣松?松到什麽程度;含胸,究竟怎樣含?含胸過了影響塌腰,含多少為過?這不是象木工,指出準確的尺寸。在古拳譜中說:“只可神會不可言傳”。

說明對於這些細節用文字和語言無法表達,需要身教口授,可是多數太極拳愛好者沒有理想的條件。因此我們須用辨證的態度來探討這個問題。為什麼陳氏太極拳對身體的各個部位都作了具體的規定?目的是心氣下降,氣沉丹田。

明確了這一點,定勢時體會一下,如果感到心氣下降,氣沉丹田,就說明,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要求已合格。如果感到重心不穩,氣向上浮,便可以檢查一下,看是哪個部位做得不合格影響了氣沉丹田。然後調整一下,以達到氣沉丹田為止。

用這種方法作為自我檢查的方法,就方便掌握陳氏太極拳的要領,以及更容易掌握陳氏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

在定勢時掌握了陳氏太極拳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要求,能使“心氣下降,氣沉丹田”。

運動時再按照陳氏太極拳的運動規律(以腰為軸節節貫串,周身骨節依次排開)及其對身法的具體要求和手足運行的路線進行練習,可以導致內氣出入丹田,按照具體不同的動作變化,動如流水地循行周身。

陳氏太極拳的要求比較嚴密,初學者往往會顧身不顧手,動作不協調,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用太極拳的術語來說,就是動作中產生了“丟”和“頂”(過者為頂、不給者為丟)。

陳氏太極拳要求按其運動規律不丟不頂圓轉自如,運動中產生了丟和頂,就直接影響了內氣的運行。所謂下功夫,就是不辭勞苦地走拳架,細心揣摩,對照遵循法則,逐漸縮小運動當中的誤差。

運動誤差越縮小內氣的流量就越能增大。並且受到的阻力減小,動作能夠按其法則基本協調,內氣則可以勉強貫通。

其二,以內氣催外形

動作基本協調,內氣能夠貫通,運動則產生了品質的變化,即從以外形引內氣階段過度到以內氣催外形的階段。古拳譜中說:“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

意識指揮,內氣貫通使肢體較為系統的運動體系,一處動,百骸皆隨,一處靜全體皆靜。到此階段,練習陳氏太極拳一些要求和法則已經是不思而得,不會出現明顯的顧此失彼的現象和運動誤差。

但這種體系在技擊當中還不能完全適應,受到外界的影響,容易亂套,因而在此基礎上應繼續下功夫鞏固其運動體系,使其在任何干擾下,都能順應客觀條件的變化,成為“撞之而不開,破之而不散,渾然一圓”的運動體系,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結語:綜上所述,您對傳統陳氏太極拳的重心與虛實掌握好了嗎?修煉太極拳要搞清楚太極拳的拳理拳法,這樣更有利於修煉。在練習中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特別是虛實的轉換關係,具有重要作用。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指導手”為虛手。

在實戰技擊中雙手的虛實也不是固定的,它會根據技擊的需要而轉變,此時”指導手“與”打擊手“可以互換,陰變陽、虛變實,只有分清雙手的虛實,掌握其變化規律,應用起來才會從心所欲。

從整體動作的勁力變化上來看,虛實更為重要,在勁力的變化與轉換過程中輕靈舒展的蓄勢動作為虛,沉著充實的發力動作為實;整個動作的運勁過程為虛,一勢終了的定勢為實,如“懶紮衣”右腳輕靈舒展,如履薄冰的出步為虛,左腳堅如磐石的支撐為實。

右手的沉著發力為實,左手的放鬆下沉為虛。其實每一個拳勢在重心變化上都有許多次,就一個小動作而言,它的重心與虛實也在不停的變化,因為決定它變化的原因有很多。

如意念、呼吸等,平時我們所說的重心偏於那一側,是一個瞬間的說法,並不代表整個拳勢,這個“平衡點”只是在這一勢終了,下一勢啟動前的一個瞬間定位,並不是絕對不變的。

人體重心的虛實由內到外,始終在不停的變化,所以拳論中講“虛非全然無力,實非全然站煞”。

重心轉換的虛靈,是避免雙重達到“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的前提條件,要做到“隨遇平衡”首先要分清腰胯的虛實,掌握重心的倒換方法,如胸腰螺旋右轉時,松右胯翻左臀,從虛實上講右胯則為虛,左胯為實,此刻身體右側為虛,左側為實。

如胸腰螺旋左轉時,松左胯翻右臀,從虛實上講左胯則為虛,右胯為實,此刻身體左側為虛,右側為實;當身體轉正,呼氣、放鬆、下沉時,兩胯為一順間的虛,丹田鼓蕩,小腹為實。此外當身體向上騰躍時,四肢上升,中盤下沉,即四肢為虛,丹田為實。

在傳統陳氏太極拳中重心倒換的方法有兩種,即“襠走下弧倒換法”與“襠走後下弧倒換法。”當胸腰沒有發生螺旋變化,重心由一側移向另一側時,要求會陰穴下沉,用襠走下弧(鍋底形)倒換重心。

當胸腰發生螺旋變化,重心由一側移向另一側時,要求會陰穴下沉,用襠後走下弧(鍋底形)倒換重心,這時要旋膝、轉踝,使雙腿走明顯的纏絲勁,這裡說明一點,“襠走下弧倒換法”胸向沒有改變。

“襠走後下弧倒換法”胸向有所改變,兩種方法同樣走“鍋底形”但有所不同,下弧倒換法重心是沿著鍋底的弧線平移過去的,有點像順著鍋底直接滑過去一樣;而後下弧倒換法重心是隨著鍋底的“圓”旋轉走弧線移過去的,有點像圍著鍋邊裡側旋轉一樣。

“襠走後下弧倒換法”特別有利於松胯、翻臀、轉腰、圓襠、纏絲、蓄勁、和丹田內轉。在傳統陳氏太極拳中,所有的拳勢都是靠這兩種方法的組合來完成重心虛實互換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重心倒換法,才有了傳統陳氏太極拳的獨特風格,“合則太極,分則陰陽,動則螺旋”。

傳統陳氏太極拳的三要素

(一)靜

靜就是安靜,平心靜氣的意思。學太極拳,首先是思想上的靜。練拳者要除去妄想,排除雜念,做到“心中一無所著,一念一無所思”。這樣,就能做到意志集中,思想為一,心無二用。其次,是需要一個安靜的場所。

鍛煉時,應堅持一早一晚,要事先選擇一個清靜的地方。地方清潔衛生,可免於疾病傳染;環境僻靜,可以脫離一切吵雜聲的干擾。這樣,才能清心寡欲,去掉輕浮、張狂之氣。

總而言之,練習太極拳要在靜字上狠下功夫,靜下來後,可以專心考慮,細心揣摩。練好每個招式動作,分清虛實、開合等基本要領。

才能逐步領悟,姿勢趨於正確,較快地納入太極拳的軌道。久後,自會達到“意之所向,全神貫注”之境。

(二)意

太極拳是“以意引氣”,煉意不煉力的內功拳。這就是說,太極拳的一著一勢,一舉一動都是以意來作指導的,領先的。什麼是意?意就是心思,就是思想。思想想到那裡,手就運行到那裡,心裡怎樣想,四肢百骸就怎樣做,決不是憑著力氣鼓著手足在運行。

用意則輕靈自如,用力則僵硬遲滯。一切動作總是以意來領先的。拳論說:“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全身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和“意之所向,全神貫注”就是這個意思。

概括的說,意就是大腦,是大腦神經,大腦是全身神經的樞紐,發號司令的指揮部門,周身肌膚、關節、五臟六腑都要聽從於大腦,在神經意識下支配運動。

(三)慢

慢就是緩慢的意思。一般學拳的人,往往在迫切要求學習的思想指導下急於求成,殊不知快、慢的利弊和二者間的辯證關係。俗語說:“心急吃不了熱油糕”,“欲速則不達”,“慢工出細活”。確有它的道理。

傳統陳氏太極拳的兩個階段

其一,以外形動作引動內氣

內氣和動作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的,外形動作可以導致內氣活動,內氣活動又能催動外形初學時,要按其具體要求力爭動作合度,就是遵循陳氏太極拳對各個部位的要求。

運動規律和逐漸的運動標準,尋求和進一步掌握內氣運行的方法。先在定勢時(如預備式、單鞭等)思想專一地按照陳氏太極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要求來對照。目前出版的一些太極拳書中對此都有詳細介紹,這裡就不在詳述。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體松,靜可放鬆,松也可入靜,兩者相輔相成,相輔而生,放鬆可以緩解精神疲勞。

其中介紹的雖然比較具體,就是尺度較難掌握。例如;松肩,究竟怎樣松?松到什麽程度;含胸,究竟怎樣含?含胸過了影響塌腰,含多少為過?這不是象木工,指出準確的尺寸。在古拳譜中說:“只可神會不可言傳”。

說明對於這些細節用文字和語言無法表達,需要身教口授,可是多數太極拳愛好者沒有理想的條件。因此我們須用辨證的態度來探討這個問題。為什麼陳氏太極拳對身體的各個部位都作了具體的規定?目的是心氣下降,氣沉丹田。

明確了這一點,定勢時體會一下,如果感到心氣下降,氣沉丹田,就說明,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要求已合格。如果感到重心不穩,氣向上浮,便可以檢查一下,看是哪個部位做得不合格影響了氣沉丹田。然後調整一下,以達到氣沉丹田為止。

用這種方法作為自我檢查的方法,就方便掌握陳氏太極拳的要領,以及更容易掌握陳氏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

在定勢時掌握了陳氏太極拳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要求,能使“心氣下降,氣沉丹田”。

運動時再按照陳氏太極拳的運動規律(以腰為軸節節貫串,周身骨節依次排開)及其對身法的具體要求和手足運行的路線進行練習,可以導致內氣出入丹田,按照具體不同的動作變化,動如流水地循行周身。

陳氏太極拳的要求比較嚴密,初學者往往會顧身不顧手,動作不協調,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用太極拳的術語來說,就是動作中產生了“丟”和“頂”(過者為頂、不給者為丟)。

陳氏太極拳要求按其運動規律不丟不頂圓轉自如,運動中產生了丟和頂,就直接影響了內氣的運行。所謂下功夫,就是不辭勞苦地走拳架,細心揣摩,對照遵循法則,逐漸縮小運動當中的誤差。

運動誤差越縮小內氣的流量就越能增大。並且受到的阻力減小,動作能夠按其法則基本協調,內氣則可以勉強貫通。

其二,以內氣催外形

動作基本協調,內氣能夠貫通,運動則產生了品質的變化,即從以外形引內氣階段過度到以內氣催外形的階段。古拳譜中說:“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

意識指揮,內氣貫通使肢體較為系統的運動體系,一處動,百骸皆隨,一處靜全體皆靜。到此階段,練習陳氏太極拳一些要求和法則已經是不思而得,不會出現明顯的顧此失彼的現象和運動誤差。

但這種體系在技擊當中還不能完全適應,受到外界的影響,容易亂套,因而在此基礎上應繼續下功夫鞏固其運動體系,使其在任何干擾下,都能順應客觀條件的變化,成為“撞之而不開,破之而不散,渾然一圓”的運動體系,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結語:綜上所述,您對傳統陳氏太極拳的重心與虛實掌握好了嗎?修煉太極拳要搞清楚太極拳的拳理拳法,這樣更有利於修煉。在練習中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特別是虛實的轉換關係,具有重要作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