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抓狂?

Jack有只軍綠的搪瓷杯子, 上面印著“沒事瞎逼忙”, Lousy也有一隻軍綠搪瓷杯子, 上面印著“為人民服務”。 他們很幽默地在自嘲的狀態。 令人抓狂的時代, 大事小情沒完沒了, 人也就難免抓狂。

不過很有些傢伙總是好像在戰鬥中, 他們那個忙亂, 那個混亂, 讓身邊的人都感到焦躁。 33歲的公關經理邢然就是這樣, 她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總是那麼情緒化, 一有點什麼事兒, 就炸了一樣, 很有些歇斯底里, 她就像是一個麻煩, 讓別人敬而遠之。 “只要碰到一點點不順心的事情, 比如長筒襪脫線、遲到一刻鐘或突如其來的一個任務,

我立刻就會手足無措, 昏頭昏腦。 我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通常總是胡幹一氣。 ”其實事情遠沒有那麼嚴重。 “難道我就不能不抓狂嗎?”邢然為此苦惱不已。

這些小題大做的人, 惶恐不安的他們要麼四處抓狂, 要麼無法動彈, 總之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 一些極為簡單的問題都能成為恐慌的導火索。 法國精神分析專家吉拉爾·提克西埃認為:“任憑自己被情境裹挾, 首先就是一種對自己的愚弄。 ”也就是說自己欺騙自己……

他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在面臨這些小小麻煩的時候, 他們通常覺得自己無能為力。 吉拉爾·提克西埃解釋說:“那些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的人, 在這時, 他們的心頭, 就會突然湧上這種無能的感覺。 這些人在童年時期要麼得到了過多的保護,

要麼遭到了嚴重的貶低, 他們沒有體驗過獨自應對意外, 因此當他們遇事的時候, 經常會感到手足無措。 ”另一位精神分析師貝阿特麗斯·米萊特補充說:“他們通常有極為強烈的控制的需要, 主要表現為過分追求完美。 由於他們適應能力極弱, 所以任何在他們看來無法控制的事情, 都會讓他們感到惶恐不安。 ”

害怕被認為無所事事

吉拉爾·提克西埃認為:“之所以將一個毫不起眼的事情無理由地放大, 是因為這樣做, 對那些有這種感覺的人有用。 ”他們從中能夠獲得什麼好處呢?貝阿特麗斯·米萊特解釋:“這麼做, 可以幫助他們對抗對厭煩的恐懼。 通過‘製造’出急需完成、管理和解決的‘堆成山的事兒’,

身體和精神上的空閒及無所事事感就被克服了。 ”

那麼這種感到自己超負荷的快樂從何而來呢?貝阿特麗斯·米萊特認為:“不論是教育, 還是社會, 都看低‘不作為’的狀態。 人們總是使孩子們忙忙碌碌, 而對於大人們來說, ‘無所事事’被視為不能融入社會。 ”

渴望得到認同

貝阿特麗斯·米萊特進一步強調說:“這種把自己‘自溺在一杯水中’的行為, 還有一個次要的好處, 那就是讓人們感到自己很重要, 或覺得自己受到重視。 ”要是感覺不到緊張, 或有成堆的事情要做, 這些人很難感受到自己是活生生的人。

吉拉爾·提克西埃肯定地說:“只有在這樣的狀況下, 這些人才有存在感。 他們在內心無法承認自己, 只能通過一種外在的方式為自己賦予價值。

”他們有多麼不認同自己, 就多麼希望通過這些正在做或認為應該做的糾纏不清的事情來贏得自己的價值。 這也是一種要求和獲得別人注意的方式。 把自己自溺在一杯水中, 其實就是把問題複雜化, 在這些虛假的表像下面, 掩藏著一種深刻的需要:得到愛!

見證:如今, 我學會了進行挑選

佩羅, 36歲, 銷售

“每天早上一到辦公室, 我就知道電子信箱裡有六七十封郵件在等著我。 以前, 我對此總是惶恐不安。 面對如山的郵件, 我要麼煩躁給每個人回信, 要麼感到自己不可能應對, 乾脆躲出去喝杯咖啡。 如今, 我學會了進行挑選。 我會首先看那些最緊急的和與自己最直接關聯的郵件。 要知道以前, 我甚至會回復那些抄送給我的郵件。

現在, 我懂得了區分孰輕孰重、孰先孰後了!”

如何走出困局?

■ 提醒自己主要目標是什麼

與其為一點小困難分散精力, 不如及時提醒自己主要目標到底是什麼。 “我到底必須做什麼?”“什麼是我必須優先完成的?”要是我們連自己要去哪裡都不知道, 怎麼到達目的地呢?另外, 我們有必要經常回憶起那些儘管有很多障礙, 但我們仍然擺脫了困擾的時刻, 因為這會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真的是‘有能力的’。 ”

■ 正確看待自己對控制的需要

誰也不能奢望一輩子都不會出現身體上的麻煩, 比如傷風、感冒和磕磕碰碰, 為什麼我們的精神生活就可以不受任何困難的損害呢?對這一事實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 因為這樣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平常心”,擺脫對完美的過度追求。

■ 自問內心的恐懼

自問這麼做的動機何在,可以讓人們辨別出到底為什麼要欺騙自己。

“我從這種行為中到底能獲得什麼好處?”“這是一種鼓勵自己、承認自己的方式?”“這麼做隱藏著哪些恐懼?”“害怕簡單的生活?害怕幸福?還是害怕別人?”如果這種恐慌變得無法承受,心理治療師的陪伴將會幫助人們進行這種自問。而且,人們將學會面對各種意外,這其實是整個人生的樂趣所在。

因為這樣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平常心”,擺脫對完美的過度追求。

■ 自問內心的恐懼

自問這麼做的動機何在,可以讓人們辨別出到底為什麼要欺騙自己。

“我從這種行為中到底能獲得什麼好處?”“這是一種鼓勵自己、承認自己的方式?”“這麼做隱藏著哪些恐懼?”“害怕簡單的生活?害怕幸福?還是害怕別人?”如果這種恐慌變得無法承受,心理治療師的陪伴將會幫助人們進行這種自問。而且,人們將學會面對各種意外,這其實是整個人生的樂趣所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