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下雨時的養生之道

空氣中的濕度過大, 會危害人體健康, 中醫稱之為“濕邪”。 人體脾胃受“濕邪”的影響最大。 很多南方人一到梅雨季節就會有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症狀, 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膩或黃膩等, 中醫叫做“濕邪中阻”。 北方的降雨量雖然較少, 但很多人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 運動少, 再加上心情不是很舒暢, 也會導致脾胃功能欠佳, 出現和“濕邪中阻”類似的症狀, 中醫叫做“內生濕邪”, 與南方的“外感濕邪”相對應。 這時候, 如果再淋一場夏雨, “內生濕邪”就非常容易與“外感濕邪”相結合,

使病情更為複雜。 要避免受到“濕邪”的侵擾, 雨季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 避免外濕傷身。 儘量少在潮濕的地方工作, 如果條件允許, 可使用抽濕機或在牆角放置乾燥劑, 保持室內濕度適中;陰雨天時注意關閉窗戶, 等到天晴後及時打開門窗, 讓空氣流通, 以祛除濕氣;外出時攜帶雨具以防淋雨;春遊時不要坐在陰冷潮濕的地方。

第二, 注意勞逸結合。 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 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 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 還可以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

第三, 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 如扁豆、薏苡仁、冬瓜等, 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 以免助濕傷脾。

第四, 必要時可服用健脾化濕的藥物,

如藿香正氣水、保和丸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