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讀:中醫專家解讀“鬼壓床”
吃夏季陽氣在外, 陰氣內伏, 人的消化功能較弱, 食物調養應著眼於清熱消暑, 健脾益氣。 因此, 飲食宜選清淡爽口, 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 夏天的補品應以清淡滋陰為主, 如過食肥甘滋膩之品, 則不易吸收, 並導致脾胃功能紊亂。 在夏天用金銀花, 烏梅, 麥冬, 菊花等煎湯代飲, 或常飲綠豆, 米仁湯, 有益健康。 炎熱的夏季, 出汗過多, 不但損耗大量體液, 而且流失各種營養成分和無機鹽, 如不及時補充, 會使體液失調胃酸減少而致病, 所以應當注意補充水分, 鹽類和維生素, 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
住夏季君火當令, 暖熱之氣盛, 人應晚睡早起, 順應自然, 保養陽氣。 由於夏天氣溫特別高, 晚上睡眠時間較短, 要適當午睡, 以保持充沛的精力。 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 宜將門窗緊閉, 拉好窗簾。 陰涼的環境, 會使人心靜神安。 許多人在夏季使用空調時, 習慣將溫度定在某一個值上。 其實, 不斷調節居室溫度, 可以使人的生理體溫調節機制經常處於“緊張狀態”, 從而提高人的適應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不致於經常患感冒或其他居室病症。 當然, 剛開始利用空調進行調節時, 溫度變化幅度應控制在3攝氏度至5攝氏度之間;半個月後,
行夏季暑熱外蒸, 汗液大泄, 毛孔開放, 肌體最易受風濕邪氣侵襲, 如果不注意調攝, 人體氣血虛弱, 再遇邪侵襲, 很容易引起手足麻木不遂, 面癱等病;外出應儘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 外出或工作時戴好遮陽帽。 夏季的運動鍛煉對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 夏天氣候炎熱, 對人體消耗較大, 若長時間在陽光下鍛煉可能引起中暑, 所以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 到公園、河岸、湖邊或庭院, 選擇合適的項目鍛煉, 如太極拳、太極劍、保健功、廣播操、慢跑、散步等。 去江河湖海進行游泳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