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中草藥荊芥的功效與作用專區, 為您詳細介紹荊芥的功效與作用、荊芥圖片、荊芥的藥用價值、荊芥的副作用等, 要想知道更多荊芥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 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中草藥荊芥目錄(可點擊哦):
荊芥簡介
荊芥圖片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的藥用價值
荊芥的食用方法
荊芥的副作用
荊芥醫書記載
荊芥簡介
荊芥, 中藥名, 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乾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採割, 除去雜質, 曬乾。 本品莖呈方柱形, 上部有分枝, 長50~80cm, 直徑0.2~0.4cm表面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
荊芥圖片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1、荊芥有助於發汗, 幫助發燒患者儘快退燒。 睡覺前煎服一劑荊芥, 發一陣汗, 睡覺過後會感覺渾身輕快很多。
2、鎮痰、祛痰。 荊芥有較強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症狀, 荊芥再配上白礬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 減輕咳嗽症狀。
3、怯風、涼血。 荊芥微溫不烈, 藥性緩和, 能很好的去除風寒症狀。
4、對婦女來說, 荊芥的止血作用能有效的緩解婦女產後血暈。
5、荊芥有辛散作用, 常與薄荷通用,
荊芥的藥用價值
解表散風, 透疹, 消瘡。 用於感冒, 頭痛, 麻疹, 風疹, 瘡瘍初起。
1、治風熱頭痛:荊芥穗、石膏等分。 為末。 每服二錢, 茶調下。 (《永類鈐方》)
2、治頭目諸疾, 血勞, 風氣頭痛, 頭旋目眩:荊芥穗為末。 每酒服三錢。 (《眼科龍木論》)
3、治風熱肺壅, 咽喉腫痛, 語聲不出, 或如有物哽:荊芥穗半兩, 桔梗二兩, 甘草(炙)一兩。 上為粗末。 每服四錢, 水一盞, 薑三片, 煎六分, 去渣, 食後溫服。 (《局方》荊芥湯)
4、治一切風, 口眼偏斜:青荊芥一斤, 青薄荷一斤。 一處砂盆內研, 生絹絞汁於磁器內, 煎成膏;餘滓三分, 去一分, 將二分滓日干為末, 以膏和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早至暮可三服。 忌動風物。 (《經驗後方》)
5、治大便下血:荊芥, 炒, 為末。 每米飲服二錢,
6、治產後血暈, 築心, 眼倒, 風縮欲死者:幹荊芥穗, 搗篩。 每用末二錢匕, 童子小便一酒盞, 調熱服, 口噤者挑齒, 閉者灌鼻中。 (《本草圖經》)
7、治小便尿血:荊芥、縮砂, 等分。 為末。 糯米飲下三錢日三服。 (《瀕湖集簡方》)
8、治痔漏腫痛:荊芥煮湯, 日日洗之。 (《簡便單方》)
9、治癃閉不通, 小腹急痛, 肛門腫疼, 無問新久:大黃(小便不通減半)、荊芥穗(大便不通減半), 等分。 各別為末。 每服一、二錢, 溫水調下, 臨時加減服。 (《宜明論方》倒換散)
10、治一切瘡疥:荊芥、金銀花、土茯苓, 等分。 為末, 熟地黃熬膏為丸, 梧子大。 每旦、晚各服百丸, 茶酒任下。 (《本草匯言》)
荊芥的食用方法
荊芥有強烈香氣, 主要以鮮嫩的莖葉供作蔬菜食用。 荊芥富含芳香油,
1、荊芥可作調料, 湯羹中放幾片荊芥葉子可增加湯的香氣, 燉動物性原料時放荊芥可起到去腥的效果。
2、荊芥生食常見的有荊芥拌黃瓜、辣椒絲拌荊芥、涼拌荊芥等。
3、烙成煎餅(也叫荊芥托兒), 作主食配粥或者湯羹也很好;用荊芥做餡料包餃子、肉餅也常用。
荊芥的副作用
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頭暈、腹痛、視力障礙、感覺異常、幻覺、黃疸、腰痛、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嚴重時譫妄、驚厥、癱瘓、血壓下降、昏迷、呼吸中樞麻痹而死。 如能恢復, 可能遺留永久性的聽力、視力障礙以及輕度癱瘓、多發性神經炎。
1、《藥性論》:荊芥久服動渴疾。
2、《葦航紀談》:凡服荊芥風藥, 忌食魚。
3、《綱目》反驢肉、無鱗魚。
4、《本草經疏》:病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濕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 因而頭痛者, 慎匆誤入。
荊芥醫書記載
1、《本草綱目》:散風熱, 清頭目。 作枕, 去頭項風;同石膏末服, 去風熱頭痛。
2、《本經逢原》:產後止血, 童便制黑用。 凡食河豚及一切無鱗魚與驢肉俱忌之;食黃魚後服之, 令人吐血, 惟地漿可解。 與蟹同食動風。
3、《本草從新》:能發汗。 散風濕。 利咽喉。 清頭目。 治傷寒頭痛。 中風口噤。 身強項直。
以上就是一些荊芥的相關知識, 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 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