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腹診診脈的部位

祖國醫學的腹診系指腹部之診法而言, 而胸背腰等處亦當包括在內。 分述如下:

1、胸部:胸部可分為胸、脅肋、虛裡(心尖搏動處)、缺盆等數處, 可察知心肺之疾患。

2、腹部:腹部為自鳩尾(劍突)下至臍下, 及臍左、臍右之統稱。 自心下至臍可分為上、中下三脘, 總稱胃腕。 古代醫籍往往將上腹與胸混稱, 如大結胸之“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 及小結胸證病位之“正在心下, 按之則痛”, 部是指上腹而言。 此部位發生病變, 以消化系為主。

3、脅下:腹部兩側為脅下部位, 即脅軟骨之下方, 為肝膽所在部位, 此位置之代表穴為章門穴。

4、臍部:包括臍及其四周。 臍又名神闕或幽闕, 正對腰部之命門, 居腹部之正中, 為脾胃中氣之外候, 且與命門氣化相通連, 故為腹診之重要部位, 反應正氣之盛衰體質強弱最有意義, 故查臍為中醫腹診重點之一。 臍周為檢查中焦疾病的重要部位。

5、少腹:自臍下至恥骨為少腹, 又稱小腹。 臍下一寸五分正中處為氣海穴, 臍下三寸正中處為關元穴, 是診察元氣強弱的外候部位。 少腹兩側為檢查少腹急結等證之處。

6、腰背:腰背為五臟六腑俞穴集中區域, 俞穴為臟腑功能之反應點, 凡髒胸有病變者, 按壓其相應之俞穴反應最敏感, 局部肌膚之強直緊張也可觸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