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只吃肉, 因為它是肉食動物, 而人類卻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的雜食動物, 長年吃過多的“虎食”(肉食), 大魚大肉, 肥甘厚膩, 高脂、高蛋白飲食直吃得人腦滿腸肥, 大腹便便。 “超負的餐桌”誘發多種“現代文明病”, 如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以及肥胖症、糖尿病、惡性腫瘤等, 可見過量食肉實為肇事主因。
據調查發現, 日本之所以成為“長壽國”, 得益於日本海產品極其豐富, 而海產品普遍富含碘、不飽和脂肪酸、鈣、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這對防止心腦血管病、腫瘤有較大的作用。 日本人的飲食十分清淡,
此外日本又是豆腐、白蘿蔔、海帶、紫菜等健康食品的世界第一消費大國, 這就保證了人體攝取高鈣、低脂、優質蛋白、高纖維食物的需要。 日本人在國內食肉類較少, 但移居美國的日本人, 由於改用以肉類為主食, 以取代傳統的膳食, 結果患腸癌的比例超過本土日本人的8倍。
脂肪可供應人體高熱量, 能維持蛋白質的正常代謝, 能溶解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 且促進其吸收和利用。 脂肪的缺乏對人的身體健康會有嚴重影響。 那麼, 正常人的脂肪攝入量為多少才合適呢?一般人體每日的脂肪需求量應占總熱量供應的20%~25%,
這是因為高脂肪飲食不但可刺激膽汁分泌增加, 而且促進腸道內某些厭氧菌的生長, 膽固醇和膽鹽經厭氧桿菌的分解作用所形成的不飽和膽固醇, 如去氧膽酸和石膽酸在腸道內都有增加, 後兩者都是致癌物質, 因此長期進食高脂肪飲食, 有可能導致直腸癌的發生。
此外, 山珍海味吸引了無數食客的味蕾。 然而就營養學價值而言, 熊掌和豬蹄並無太大差別, 燕窩裡的糖不如稻穀, 蛋白質不如蟹肉, 脂肪不及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