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婆婆當成是公司上司
結婚以後, 你進入婆家成為新的家庭成員, 其實也和剛進公司的新人一樣。 很多女人在剛剛走進社會的時候為了早日在社會上站住腳跟, 所以對前輩言聽計從, 孤軍奮戰。 但是她們結婚的時候從來意識不到這一點, 她們說“我們不是為了伺候誰而結婚, 更不是為了伺候婆婆而結婚”。 雖然在公司裡不需要伺候自己的上司, 但是為了混得更好, 還是要對上司很好。 對待婆婆也是一樣的。 現在的某些很有自我的女人, 可能會把自己的婚姻和婆家當成是不同的問題, 但這只是理想而已。
結婚初期, 能最快搞好婆媳關係的方法就是把婆婆當成公司上司。 當然這句話也意味著你要把自己當成是剛進公司的新人。 不要試圖一開始就跟婆婆搞得像親生母女一樣。 因為她們基本上來說, 想作為長輩讓你尊敬尊敬。 兒子長大成家, 其實是意味著她現在可以作為婆婆受到尊敬了。 一開始就很不見外的兒媳婦, 就會被當做是威脅家庭這個組織的因素, 也會成為被牽制的對象。
相反, 過於害羞的兒媳婦也不能讓她感覺良好。 大家都已經是一家人了, 你卻一句話都不敢說, 這也太見外了吧。
就職競爭中以幾十比一的競爭率入選的新人員工在公司是怎麼做的, 你可以好好參考一下。 不管是累活髒活, 他都願意參與。 失敗了就立刻道歉, 承認自己錯誤, 有不明白的就虛心討教。 嘴上一直掛著微笑, 說話大聲洪亮, 滔滔不絕, 不失莊重。 在上司面前會很謙虛, 至少會裝出謙虛的樣子。 木星人們喜歡的兒媳婦就是這樣的。 不僅如此, 這種姿態能夠很好地處理你和婆家成員之間的關係。
婆婆和兒媳婦, 不可能成為親生母女。 這不管是從強勢的婆婆還是從弱勢的兒媳婦。 但可以像關係親密的上下級一樣。 比起某些天天吵架的親生母女, 這種關係可能更好一些。
${FDPageBreak}
兒媳婦不可能成為親生女兒
兒媳婦絕對不可能成為女兒。 那是一種幻想而已。 現在這個世道, 真的女兒也不好當。 都這麼大的人了還能做別人的親生女兒?不太可能。 如果有哪位中年大媽, 想把自己的兒媳婦當成女兒, 那麼兒媳婦也不會很樂意的。
真正的子女在和親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 不會講究禮節。 犯錯了也不怎麼覺得內疚, 做的好了也不怎麼覺得感謝。 而且經常提出一些比較難辦的事情。 但是如果兒媳婦這樣對待婆婆, 那麼婆婆對兒媳婦的看法就是“沒教養”。
我有一個朋友她和她的婆婆關係很好。 有一天, 婆婆跟她說“結婚的女人, 也要工作”。 這句話雖然她的親生母親也說過, 但是兩個人給她的感覺不一樣。 親生母親給她說這話的時候, 她就覺得媽媽是為了自己。 婆婆跟自己說這句話的時候, 她的理解是, “別總讓我兒子一個人在外面累死累活, 你也出去賺點錢。 ”那個朋友也很驚訝自己會那麼理解婆婆的意思。
無論雙方多麼想成為親生母女, 但是這裡終歸有一個極限的問題。 變成“家族”就已經足夠了, 為什麼還要做這種不可能實現的血緣關係呢。 雙方裝著做親生母女, 最後兩個人都會受傷。 ${FDPageBreak}
不要用同一個灶台
在家庭這個組織內, 婆媳關係是在這個險惡的世界裡互相依賴的不錯的關係。
小說家朴完書曾經在某一個雜誌上的寄稿上寫道, “把婆婆和兒媳婦趕到一個灶台, 是對她們進行的文化暴力”。 對於女人來說, 灶台就代表了人生方式。 大至整理碗筷, 小至擰緊抹布, 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 如果有其他方式摻和進來, 就會覺得極度的不快。 各自有不同灶台文化的婆婆和兒媳婦, 在一個灶臺上簡直是不可想像。 就拿抹布來說, 婆婆可能覺得兒媳婦不用燙過的抹布是很不細心的表現, 兒媳婦則覺得婆婆在用完抹布後沒有及時洗乾淨是不衛生的表現。 實際上, 無數個已婚女都異口同聲地說,跟婆婆一起在灶台做飯的時候是最鬱悶的時候。結婚已經15年的一個朋友說,她和婆婆關係急劇改善是發生在婆婆因為年老不能再做飯,而改在外面吃飯的時候開始。
那麼家裡有兩個灶台的家庭怎麼樣呢。這個實際上不是家裡有幾個灶台的問題。對於女人來說,一起用灶台其實就是代表兩個女人共用她們的生活空間。我知道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僅從我個人而言,我建議新婚夫妻不要和婆婆住在一起。這不是一方加害于一方的問題,而是兩個人都會受到傷害。一般來說,一起生活的家庭中需要兒媳婦被婆婆100%同化掉才會平息矛盾。但是這對兒媳婦來說是多麼難得一件事情。本來兩個家庭分開過,就能享受到美滿幸福生活。有必要非得一起過日子嗎。實際上,現在跟以前不一樣。跟父母住在一起並不是為了贍養他們,而是因為經濟上的原因或者是養育孩子的問題。但是兩個家庭分開生活的話,妻子在婆家受到的壓抑完全可以利用在社會工作上,能獲得的回報應該是客觀很多。
和世界上的所有的關係一樣,婆媳關係也需要保留一個適當的距離。可能,這個關係能否變得幸福,答案就在黃金率距離上。
結婚以後跟婆婆關係非常好的M小姐,她每次搬家的時候總是有一個原則。那就是離婆家一個小時車程的地方。下定決心要去婆家的話,什麼時候都能去。但是這個距離也不是輕易來回的距離。M小姐每一個月去一兩次婆家,每次都會很熱心地做各種事情。拔草啊,刷牆啊,他都做。自我意識那麼強烈的M小姐,還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令我感到意外。當我問到如何才能做到的時候,她回答說,“談不上犧牲,我就當做自己在做志願者活動。既然都能為那些素未謀面的人幹活,為自己家人幹點活有什麼呀。”
她能把這些想成是志願者活動,就是因為有這個‘距離’。定期地做志願服務的人們,在幹活的時候也能笑得那麼開心,是因為她們幹活並不是“生活”。服務物件如果變成日常生活中的某個對象,那麼再也感覺不到開心。跟婆家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如果你的服務變成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那麼就沒有特別的理由對她們很好。也就是說,會減少那麼些開心的時間。
結婚以後,你要找到一個黃金率距離,能讓你全身心地為婆家服務。這樣,你們才能輕輕鬆松地互相關愛對方。
無數個已婚女都異口同聲地說,跟婆婆一起在灶台做飯的時候是最鬱悶的時候。結婚已經15年的一個朋友說,她和婆婆關係急劇改善是發生在婆婆因為年老不能再做飯,而改在外面吃飯的時候開始。那麼家裡有兩個灶台的家庭怎麼樣呢。這個實際上不是家裡有幾個灶台的問題。對於女人來說,一起用灶台其實就是代表兩個女人共用她們的生活空間。我知道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僅從我個人而言,我建議新婚夫妻不要和婆婆住在一起。這不是一方加害于一方的問題,而是兩個人都會受到傷害。一般來說,一起生活的家庭中需要兒媳婦被婆婆100%同化掉才會平息矛盾。但是這對兒媳婦來說是多麼難得一件事情。本來兩個家庭分開過,就能享受到美滿幸福生活。有必要非得一起過日子嗎。實際上,現在跟以前不一樣。跟父母住在一起並不是為了贍養他們,而是因為經濟上的原因或者是養育孩子的問題。但是兩個家庭分開生活的話,妻子在婆家受到的壓抑完全可以利用在社會工作上,能獲得的回報應該是客觀很多。
和世界上的所有的關係一樣,婆媳關係也需要保留一個適當的距離。可能,這個關係能否變得幸福,答案就在黃金率距離上。
結婚以後跟婆婆關係非常好的M小姐,她每次搬家的時候總是有一個原則。那就是離婆家一個小時車程的地方。下定決心要去婆家的話,什麼時候都能去。但是這個距離也不是輕易來回的距離。M小姐每一個月去一兩次婆家,每次都會很熱心地做各種事情。拔草啊,刷牆啊,他都做。自我意識那麼強烈的M小姐,還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令我感到意外。當我問到如何才能做到的時候,她回答說,“談不上犧牲,我就當做自己在做志願者活動。既然都能為那些素未謀面的人幹活,為自己家人幹點活有什麼呀。”
她能把這些想成是志願者活動,就是因為有這個‘距離’。定期地做志願服務的人們,在幹活的時候也能笑得那麼開心,是因為她們幹活並不是“生活”。服務物件如果變成日常生活中的某個對象,那麼再也感覺不到開心。跟婆家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如果你的服務變成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那麼就沒有特別的理由對她們很好。也就是說,會減少那麼些開心的時間。
結婚以後,你要找到一個黃金率距離,能讓你全身心地為婆家服務。這樣,你們才能輕輕鬆松地互相關愛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