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燉豬蹄, 屬於東北的一道美食, 更主要是各種各樣的菌類, 比如我們平時所說的, 燕窩, 猴頭菇, 熊掌等等。 當然隨著食物的不斷創新, 山珍的種類在不斷的增加。 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 山珍的種類也得到了很多的改變, 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瞭解一下, 山珍燉豬蹄怎麼做呢?
菜系:東北菜
特色:豬蹄鬆軟, 味道鮮美
原料:豬蹄600克、水發猴頭菇60克、水發香菇60克、平菇60克、水發木耳60克、白菜葉20克、寬粉條30克八角2枚、薑片、蔥段、精鹽、味精、香油、沙拉油各適量。
制法:
1.豬蹄洗淨, 斬成小塊, 放入清水中泡約2小時;白菜葉撕成塊;寬粉條用溫水泡軟。
2.淨鍋上火, 放入沙拉油燒熱, 投入薑片、蔥段、八角爆香, 再下入豬蹄塊炒幹水分, 摻入清水, 下猴頭菇、香菇、平菇, 燒沸後撇去浮沫, 用小火燉至豬蹄軟, 放入寬粉條、白菜葉、木耳燉片刻, 然後用大火收汁, 用精鹽、味精、香油調好味, 最後揀去薑片、蔥段、八角, 起鍋裝盤, 即成。
山珍在不同時期“山珍”有不同的含義。 最早時山民所稱的“山珍七件”, 包括熊掌、象鼻、鹿筋、駝峰、燕窩、竹蓀、猴頭菇七種山貨。 後來有人又將其分之為“動物八珍”(即熊掌、象鼻、鹿筋、駝峰、猩唇、鹿尾、猴腦、豹胎)和“植物四珍”(即竹蓀、燕窩、香菇、銀耳)。 隨著人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 目前所謂“山珍”, 不再是指那些珍稀動物, 而是指產於山區, 由山民在自然生態環境下,
據研究證明, 食用真菌能抗病毒、降脂、降壓, 若經常食用還能防癌抗癌。 可供人們選用的菌類有:香菇、蘑菇、草菇、平菇、雞腿菇、猴頭菇、金耳、滑菇、羊肚菇、牛肝菇、灰樹花、金針菇、竹蓀、黑木耳、銀耳等, 品種之多可以稱其為微生物世界的“金字塔”。 “山珍”中還包括硬殼果類, 或稱為莢果、堅果。 常用的有核桃、榧子、松子、腰果、開心果、栗子、榛子等。
以上就是山珍燉豬蹄的製作方法,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了, 通過養生的方法來預防各種各樣的疾病, 既免除疾病的痛苦, 也可以帶給我們身體的健康, 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預防各種各樣的疾病, 當然在日常生活當中, 也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 經常去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