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霞介紹, 治療腹瀉的藥物大致可分為3類:抗菌藥、收斂劑和微生態製劑。
抗菌藥主要包括:黃連素、氟派酸、氧氟沙星和環丙沙星等, 此類藥物主要用於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瀉;吸附劑主要是蒙脫石散和活性炭, 它能夠吸附胃腸道的致病因數, 在胃腸道黏膜表面形成保護層;微生態製劑主要包括乳酸菌素、雙歧桿菌等, 需要在冰箱中冷藏保存。
止瀉藥最好只吃一種
一般來說, 急性腹瀉多是腸道感染所致, 患者常伴有噁心、腹痛等症狀, 可選用氟呱酸、黃連素等抗菌藥來治療。
治療腹瀉的吸附劑, 如思密達、活性炭等藥物, 對其他藥物有強吸附作用, 不宜與黃連素、抗生素、微生態活菌製劑、維生素等藥物同時服用。 如需同時服用, 應把時間錯開, 至少隔開1小時, 而一些調整腸道菌群平衡的藥物則應與抗生素相隔2小時以上。
如果是因腸道菌群失調造成的腹瀉, 可用微生態活菌製劑。 服用上述藥物時, 不要聯合使用黃連素、慶大黴素、環丙沙星、諾氟沙星等抗菌素。 因為抗生素會使微生態活菌製劑有效成分大量滅活, 降低微生態活菌製劑藥效。 另外, 服用微生態活菌製劑時,
氟呱酸會影響骨骼發育, 18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使用。 對於胃腸型感冒引起的拉肚子, 喝點藿香正氣液就可以了。
兩種藥物合用有講究
如果需要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合用的話, 是有講究的。 需要抗菌藥物與微生態製劑合用時, 應該先服用抗菌藥物再輔助給予微生態製劑, 以幫助恢復菌群的平衡, 而且兩種藥物之間至少要間隔兩小時。
吸附劑與微生態製劑合用時, 需要先服用吸附劑類藥物, 將胃腸道內的有害細菌吸附掉後, 再服用微生態類製劑, 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兩種藥物至少間隔一小時。 需要以上3類藥物一起應用時, 抗菌藥物最先服用, 以達到殺滅病原菌的作用;微生態類藥物最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