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熱水袋 還有不同功效
1、敷背止咳
熱水袋灌滿熱水, 外用薄毛巾或布包好敷在背部。 可使呼吸道、氣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速。 這主要是因為背部循行的膀胱經主一身之表, 外邪侵襲, 則惡寒, 發熱, 鼻塞;而督脈主一身之陽, 一旦受侵則陽氣虛衰, 抵抗力變低;而位於背脊上的肺腧穴有主治肺氣不宣的功能。 因此常用熱水袋敷背, 不但可使膀胱經和督脈正常運行, 而且能讓肺腧穴積極站崗, 對止咳、治感冒以及提高抵抗力都有好處。
2、緩解疼痛
在受傷24小時後, 腫脹開始逐漸好轉時, 用熱水袋熱敷局部疼痛,
3、敷頸催眠
頸部有安眠穴, 主治失眠眩暈。 在睡覺前將熱水袋放在後頸部, 會感到溫和舒適, 先雙手發熱, 慢慢腳部也感覺溫暖, 能起到催眠作用。 此外, 用熱水袋敷頸部還能作用到大椎穴, 因此對治療頸椎病也有不錯效果。
此外, 腳上循行有脾經、肝經、腎經、胃經、膽經和膀胱經6條經脈, 60多個穴位, 熱敷腳還能起到疏通經絡、活絡穴位並最終達到暖身的效果。 熱水袋中水溫不宜太高, 一般以60℃-70℃為宜。 使用前一定要檢查塞子的密閉性, 外面最好用毛巾包裹後再使用。
使用熱水袋注意事項
熱水袋並非人人適合, 患有糖尿病、末梢感覺神經遲鈍的患者以及嬰幼兒最好不要使用熱水袋取暖。 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四肢血流迴圈較弱, 並伴發有周圍神經病變, 對溫度的調節作用和敏感性減弱, 所以使用熱水袋時易出現燒傷或燙傷情況。 同時提醒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朋友, 若需使用熱水袋取暖, 最好用厚一點的棉布包裹, 不要直接接觸, 此外, 泡腳時水溫最好控制在40℃左右, 溫度不易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