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哪些生活習慣容易得癌症

美國著名癌症學家曼高斯醫生指出:“現代家庭的許多衛生用品應該令人警惕, 因為它們含有致癌化學物!”這話怎麼沒早聽說呢?沒關係, 現在就來瞭解衛生間裡人人都會犯的六個致癌習慣吧。

一、衛生紙

被曼高斯博士列舉的首先是人們天天離不開的衛生紙。 他說, 衛生紙多為再生紙, 為了美化外觀, 多數衛生紙添加了染料, 包括螢光增白劑或滑石粉。 顏色越白的衛生紙, 可能加有更多的螢光增白劑或滑石粉。 而這些添加劑多含有化合物苯;有些品質欠佳的衛生紙, 還含有甲醛、大腸桿菌、肝炎病毒等。

這些物質長期與皮膚接觸可能引發白血病和癌症。 慢性肝炎怎麼辦?

二、清香劑

現在不少家庭喜歡在衛生間放一盒清香劑, 使環境變得清新宜人。 豈料這些香味也是化學合成物, 也可能誘發癌變。 曼高斯博士建議衛生間裡最好不要放置除味劑, 想保持空氣清新, 可經常開窗或使用排氣扇。 多數家庭都使用消毒水等清潔用品, 並常常放置在居室角落或衛生間。 它們蒸發後, 往往會積聚大量有害氣體。 在浴室熱水沐浴時, 其產生的毒性就更強。 某些消毒水還含二氯苯, 會刺激呼吸道, 使細胞變異而誘發白血病、肺癌等。 避免白血病有那些方法?

三、塑膠紙簍

家裡的衛生間, 還會放一個塑膠紙簍。 專家說:廁所裡放紙簍會大大增加細菌繁殖的速度,

使衛生間變成病毒繁殖場和傳染源。 他們認為一般的紙質物品, 扔進抽水馬桶隨水沖掉即可;那些難以沖掉的衛生用品, 可自備方便袋, 將其帶出廁所扔進垃圾桶, 這樣使衛生間既整潔又減少污染, 完全無須在廁所擺放廢紙簍。

四、洗髮水

無論是便宜的還是貴的洗髮水, 都無一例外地是清潔劑和其他成分的混合物。 像泡泡浴中使用的泡沫劑一樣, 洗髮水一旦被長期打開儲存的話, 其中的甲醛就會與洗髮水中使用的乳化成分一起產生化學反應, 形成一種叫做“N-亞硝基二乙醇胺”的致癌物質。 洗髮水是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一種日用品, 因此它帶來的這個健康問題也特別值得關注。

購買洗髮水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其標籤中標明的清潔劑成分的含量, 選擇含量最少的一種;不要頻繁洗頭, 讓頭皮暴露于清潔劑之下;從現在起洗髮所用的洗髮水比之前的量減半;洗髮的時候注意不要讓洗髮水進入眼睛中。

五、泡泡浴

很多年輕人不喜歡抹香皂洗淋浴, 而喜歡躺在浴缸中洗泡泡浴。 香皂中的物質多數取自天然物。 但是泡泡浴中使用的泡沫劑則不然, 它很香, 但這香味劑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炎、頭暈;長時間躺在浴缸中令身體接觸泡沫劑, 其含有的有害化學成分“泡沫穩定劑”會滲透到皮膚和呼吸到肺中。 儘量少洗泡泡浴和使用沐浴露, 植物油香皂是不錯的選擇。

六、牙膏

牙齦疾病會誘發心臟病,

該病給心臟健康帶來的危害比吸煙和膽固醇過高更大。 另外, 牙齦疾病還會增加中風、骨質疏鬆、呼吸疾病、糖尿病等的風險。 牙膏中有幾種活性成分令人擔憂。 牙膏中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月桂醇硫酸鈉”被認為可能會導致腸胃病和肝中毒;會令口腔更容易潰爛, 患口腔癌。 牙膏中的研磨劑也被認為會傷害牙齦, 令牙齦更易受到侵害。 刷牙的時候不要以為牙膏越多越好, 不要擠得太多;不要頻繁刷牙, 控制一日三次。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哪些人容易得腎癌?

    處於45歲以上年齡段的中老年人。第一是病史因素:長期患腎病的人屬於腎癌的高危人群。第二是職業因素,如果工作中經常接觸放射性物質、有毒物質,或者工作環境污染嚴重,更容易患腎癌。第三是癌家族遺傳因素:比... [詳細答案]

  • 1回答

    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哪些

    按時作息,當然最好能早睡早起。每天都吃早餐每天都有點運動一個月陪自己喜歡的人去散散步幾次勤洗澡少近煙酒(能不碰儘量不碰)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習慣容易誘發青光眼

    車上看書、玩手機: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很多時候人們在路上、公車、地鐵上低著頭玩手機,對於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來說,長時間低頭和近距離閱讀,由於重力的原因,可能會引起青光眼急性發作,導致眼球脹痛、視力受... [詳細答案]

  • 4回答

    哪些人容易得精神病

    你好,一般來說與社會因素密切相關,個人與社會環境不相適應,就產生了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導致大腦功能紊亂,出現精神障礙。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良性刺激,還是使人痛苦的惡性刺激,超過一定的限度都會對人的心理造成... [詳細答案]

  • 3回答

    糖尿病病人為什麼容易得白內障

    因為糖尿病病人血糖水準較高,且不能被機體完全利用,過多的血糖擴散到晶狀體後,經醛糖還原酶作用轉化為山梨醇和果糖,這些物質不易透過細胞膜,易在眼晶狀體內堆積,使滲透壓增高,晶狀體發生水腫。同時糖尿病病...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