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往往都有這樣的經歷:起先由於經驗不足, 認識不夠, 治療走了不少彎路, 輕信廣告和“偏方”、“驗方”, 就診於某些個體醫院或診所, 花費成千上萬, 但是最終顆粒無收。 後來又轉投其他醫院, 但是大量的檢查項目和昂貴的治療費用, 使患者難以承受。 有的患者使用正規的聯合抗病毒治療方案:干擾素聯合拉米夫定, 一個療程下來, 花費醫療費用兩萬多元, 但是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乙肝患者長年累月的診療, 足可以使其因病致貧、傾家蕩產;乙肝診治面臨著診斷項目不斷翻新、治療藥物層出不窮、患者診療費用不斷攀升的狀況。
乙肝病毒DNA尚有許多不成熟的東西, 並不適合廣泛用於臨床
近幾年來, 在乙肝診治“市場”上存在一種錯誤的做法和說法, 就是鼓動患者頻繁檢查乙肝病毒DNA定量, 各地興起和大肆炒作乙肝病毒DNA檢測, 稱通過定量檢查可以瞭解到傳染性大小和治療效果。 目前, 頻繁使用PCR方法檢測乙肝病毒DNA已經成為“時尚”, 許多地方和醫院爭相開展。 乙肝病毒DNA檢測被描述為可以判斷傳染性強弱以及治療效果好壞的“金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