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吃海鮮, 螃蟹也是深受廣大族群的喜愛, 螃蟹肉質好、味道鮮美, 其營養成分也很高, 但是有些人卻不適合吃, 跟有些人吃海鮮會過敏一樣, 偏偏秋天就是最多人吃秋蟹時候, 我們該注意什麼呢?一起來看。
一、秋蟹該怎麽吃才健康
1、吃蟹不喝啤酒
啤酒性寒, 如果以啤酒配蟹, 寒上加寒, 容易引起腹瀉, 所以最好選黃酒或白酒等性溫的酒類配蟹。
2、吃蟹肉勿過量
因為蟹肉性寒, 吃螃蟹不宜過量, 一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 螃蟹吃多了可引起腹脹等消化不良症狀, 而對於一些本身患有疾病的人來說,
3、勿配茶及柿子
螃蟹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與柿子與茶水的鞣質相結合容易沉澱, 凝固成不易消化物質, 因鞣質具有收斂作用, 所以還能抑制消化液分泌, 導致吃的人出現腸胃不適的情況。
4、死蟹毒性越強
死蟹體內的寄生細菌會繁殖並擴散到蟹肉中, 使蛋白質分解產生組織胺。 蟹死的時間越長, 毒性越大。 即使把死蟹煮熟煮透, 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壞, 食用後會引起噁心嘔吐、面頰潮紅、心跳加速等。
5、高溫煮熟消毒
(1)螃蟹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佈滿了各類細菌和污泥。 螃蟹往往帶有肺吸蟲幼蟲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 如不高溫消毒, 肺吸蟲進入人體後可造成肺臟損傷。
(2)如果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體會發生感染性中毒,
6、拒吃腮腸胃心
螃蟹的蟹腮、蟹腸、蟹胃、蟹心不能吃。 這些部位既葬又無食用價值, 切勿亂吃, 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二、哪些人不宜吃秋蟹
1、傷風感冒族群
傷風感冒、發熱的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 吃後易使感冒難愈或使病情加重。
2、孕婦不宜多吃
孕婦宜少吃或不吃螃蟹, 中醫認為, 螃蟹性寒涼, 有活血祛淤之功, 故對孕婦不利。 建議在料理上的準備要特別留意。
3、患有肝炎疾病
肝炎病人由於胃黏膜水腫、膽汁分泌失常、消化機能減退, 而蟹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不易消化吸收, 往往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脹、嘔吐等。
4、患膽道的疾病
膽囊炎、膽結石的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多和代謝障礙有一定關係, 吃蟹易使病情復發或轉重。 患有膽道疾病的如膽囊炎、膽結石症的人不宜食螃蟹。
5、腸脾胃有問題
螃蟹性寒, 吃後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症。 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等凡脾胃虛寒者, 最好也不吃螃蟹, 因食後易使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
6、老年代謝不好
因老年人消化系統臟器功能衰退, 消化吸收能力差, 故食蟹應以品嘗為主, 不宜多食。 而幼兒因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 消化吸收能力較差, 所以也不宜多食螃蟹。
7、心血管的病人
螃蟹含膽固醇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 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460毫克, 冠心病、動脈硬化症、高血壓、高血脂症的患者,
8、過敏反映體質
有過敏體質的人吃了螃蟹後, 特異蟹蛋白通過通透性增高的腸壁進入肌體而發生過敏反應, 產生大量組織胺等, 引起胃腸等平滑肌痙攣、血管性水腫, 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有的還會引起蕁麻疹或哮喘。
溫馨提醒:患有皮炎、濕疹、癬症等皮膚疾病的人也要慎食, 因為吃蟹可使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