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首先要樹立“退休不是人生的終點,
而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驛站”的思想,
克服“無為無聊”的自卑心態,
積極向上,
精神充實,
努力做到老有所學,
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讓夕陽出漫天晚霞。
其次,
退休老人們要從各自的年齡、特長、興趣、愛好等具體情況出發,
自我設計,
將退休生活的內容安排得豐富多彩。
在健身鍛煉方面,
早可選擇跑步、氣功、拳劍舞操等項目。
晚可選擇散步,
到大自然中去吸取新鮮空氣,
持之以恆,
於身心健康必有好處。
身體狀況和經濟條件較好的老人,
可避開節假日高峰,
結伴出門旅遊,
除體育鍛煉以外, 老年人亦可適當從事家務勞動, 或學習烹飪;或種花養草;或逗養寵物;從中獲得樂趣。 探親訪友, 談天閒聊, 回顧往事, 亦可延緩衰老。
文化水準較高的退休老人, 可舞文弄墨, 向報紙、雜誌投稿, 謳歌美好人生。
退休老人們的精神和生活內容充實了, 才不會感到無事可做, 而是有事可做;才不會感到空虛無聊, 而是充實美好。
相關知識: 鼓勵人們老有所為
目前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 美國和德國在今後幾年內將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 這些國家鼓勵人們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時繼續留在崗位上。 英國人的口頭禪是“50歲創業才開始”。 而樹立在德國科隆市大街上一家公司的廣告詞本身就已經彰顯西方國家在老年人問題上觀念的轉變:“55歲太老了?我們連65歲的人都雇呢。
一句話:退休老人不是發揮餘熱, 而是發揮新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