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僅需要堅持還應該瞭解運動的頻率是多少為好,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是堅持就是要天天運動, 運動專家表示說我們運動堅持固然是好事, 但是把握運動的度是更為重要的。
生命在於運動, 但如何選擇合適的運動類型卻大有學問。 專家建議, 年輕人應以混合運動為主, 搭配部分無氧運動, 運動強度可較大, 運動時間可較長。 中老年人應以有氧運動、較輕鬆的運動為主, 運動強度及運動時間都應較年輕人減少。
不同人群可根據以下的具體建議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
少兒:宜選擇內容和形式多樣化且每次鍛煉時間不長、強度也不大的運動項目,
青春發育初期(9~13歲左右):宜選擇廣播體操、跳繩、踢毽子、乒乓球等以鍛煉機體靈敏性、協調性和柔韌性為主的運動項目;
青春發育中期(13~16歲左右):宜選擇短距離快跑、變速跑、羽毛球等以速度鍛煉為主的運動專案;
青春發育後期(17~22歲左右):宜選擇中長跑、登山、游泳、足球、排球、籃球等可增加速度耐力、一般耐力和力量性練習的運動項目;
中老年人:中年人宜選擇慢跑、騎自行車、健身操、小球類等有氧運動項目;老年人宜選擇慢走、散步、交誼舞、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鍛煉;
肥胖者:應以中等強度、較長時間的有氧運動為主, 輔以力量運動及球類運動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