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的夏季使人丟失大量水分及鈉、鉀、氯等電解質, 還有氨基酸和水溶性維生素。 因為氣溫增高, 能使人體唾液、胃酸、膽汁和腸液的分泌減少, 所以肝病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更易出現飲食無味、食欲下降現象。
為了解渴, 有的患者喜好冷飲, 愛吃涼菜, 如果消毒衛生工作未跟上, 極易引起感染性腹瀉、痢疾或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等病症。 為此, 解放軍302醫院傳染病專家、主任醫師王永怡教授提醒, 肝病患者夏季飲食應做到五項注意。
王教授指出, 肝病患者養生必須與時令和環境適應, 在伏暑飲食調理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三餐的營養。 夏令飯菜宜清淡爽口, 但必須注意攝足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 多吃豆腐、瘦肉、雞蛋、鴨肉、海帶、香菇、黑木耳及新鮮蔬菜、野菜、瓜果等, 且宜三餐各異, 調理搭配食用。
2.多飲水。 每日飲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 除膳食外, 每日要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 亦可飲用綠茶水、綠豆湯、淡鹽水或酸梅湯等飲料, 以消煩除渴, 排泄暑氣, 促進血液迴圈, 既有利於肝臟代謝, 亦可增進皮膚的健美。
3.葷素搭配, 合理烹調。 夏令食欲欠佳, 為增進胃口, 飯菜要儘量做到葷素搭配, 主副食經常換花樣, 烹飪的菜肴力求色、香、味、形俱佳。 如涼拌番茄、青椒土豆絲、西湖醋魚加點黑木耳, 有湯有菜, 紅黃綠白黑, 營養價值也很高。
4.切勿貪嘴, 不食生貝。 夏令正值海鮮上市, 胃納不佳時, 有的人貪食醉蝦、醉蟹、燙蠔和吃半生不熟的生貝、毛蚶。 這些海味常帶有各種病毒、細菌和寄生蟲, 一旦發生急性胃腸炎、霍亂、痢疾, 常可使原有的肝病惡化急變, 甚至誘發肝昏迷。
5.兩餐之間吃點水果。 為爭取攝入足夠的維生素, 應每日吃些水果。 現已證明, 兩餐之間吃水果比飯後馬上吃水果對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增強體質更為有益, 而且吸收效果要好得多, 但每次水果不宜吃得太多。
忌食過多油膩, 少吃甜食、辛辣食品。 適當選吃寒涼食品, 有利於解暑毒, 消暑氣。 如夏令多吃些黃瓜、冬瓜、苦瓜、竹筍、豆芽、銀耳、西瓜、鴨梨等食性寒涼的蔬菜瓜果, 對肝病患者有清熱消暑、涼血淨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