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常見腰椎間盤突出的併發症

坐姿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關係:
在許多時候, 人的坐姿並不完全取決於人的本身, 坐具對坐姿的正確與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坐具不合適, 同樣也可以引起腰痛。
坐凳子時, 因無靠背, 人們或自然彎腰坐著, 或直腰坐著, 可使腰椎保持自然屈曲狀態, 腰肌相對處於鬆弛狀態, 此時腰椎的穩定由腰椎周圍的韌帶維持, 久坐後腰椎周圍韌帶易發生勞損;直腰坐時, 腰肌處於收縮狀態, 久坐後腰背肌持續收縮, 易發生勞損, 以上兩種情況都可產生腰痛。 老年人和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病史患者的腰背肌肉,

韌帶彈性及耐力較差, 有不同程度的退變或損傷, 不合適坐凳子, 尤其不合適坐太低的凳子。 青壯年則由於肌肉、韌帶的彈性及耐力良好, 較適合坐凳子。
椅子由於有靠背, 可以承擔軀體的部分重力, 使腰背肌肉處於相對鬆弛的狀態, 同時也不加重腰椎周圍韌帶的負擔, 可減少勞損機會。 坐椅子時, 應注意儘量將腰背部貼緊椅背, 工作時, 應將椅子儘量拉向桌子, 縮短桌椅間的距離。
既然坐具與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關係, 那麼什麼樣的坐具更合適呢?有人做過這方面的研究表明:腰背部休息時的角度和腰部有無支撐物依託, 對椎間盤壓力有著直接關係。 即由直角狀態的坐姿改為向後傾斜120度時, 可以使椎間盤內壓力明顯降低,
此時再於腰部加3CM厚之依託物, 可使椎間盤內壓力進一步降低, 如將此支撐物加大至5CM厚時, 則椎間盤內壓力可降低至-0.3Mpa。 因此, 較為合適的坐具要求高低適中, 並有一定傾角的靠背, 如在腰部有3-5CM厚的依託物則更佳。 此姿勢適合汽車駕駛員的坐姿。

腰椎間盤突出症都有哪些併發症?
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常見併發症有以下幾類:
(1)感染:是較為嚴重的合併症。 尤其是椎間隙感染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很大, 恢復時間長, 一般感染率為14%左右。 主要表現是:原有的神經痛和腰腿痛症狀消失, 5~14天后發生劇烈的腰痛伴臀部或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痙攣, 不能翻身, 痛苦很大。
(2)血管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時血管損傷, 主要發生在經後路手術摘除椎間盤時造成。

若經前路腹膜內或腹膜外摘取椎間盤時, 由於暴露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或髂總動、靜脈, 反而不易誤傷這些大血管。 血管損傷的原因, 多系用垂體鉗過深地向前方摘除椎間盤組織, 結果組織鉗穿過前側纖維環, 鉗夾大血管後造成血管撕裂傷。 (3)神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時, 受壓神經根本身即因椎間盤組織的壓迫, 髓核物質的化學性刺激而充血、水腫、粘連等呈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傷, 因此在手術後, 可有神經症狀較前加重的可能, 有的則是因手術操作而引起的神經損傷。 神經損傷可分為:硬膜外單根或多根神經損傷、硬膜內馬尾神經或神經根損傷、麻醉藥物損傷。
(4)臟器損傷:腰椎間盤摘除時,
單純臟器損傷少見, 幾乎均是血管損傷時伴有其他臟器損傷, 如輸尿管、膀胱、回腸、闌尾等。
(5)腰椎不穩:在行腰椎間盤切除術的一部分病人中, 坐骨神經痛消失而腰痛持續存在, 其中一些原因是由於腰椎不穩, 表現在腰椎前屈時出現異常活動。 所以對於腰痛症狀嚴重的, 在功能性運動腰椎攝片時, 有明顯脊柱異常活動的病人, 應行脊柱融合術, 解決脊柱不穩定所致的腰痛。
(6)腦脊液瘺或脊膜假性囊腫:多由於經硬膜內手術, 硬膜縫合不嚴, 或硬膜切口處不縫合而用明膠海綿覆蓋硬膜切口處。 腦脊液瘺多在術後第3~4天時發生, 除應用大劑量抗菌素及保持切口敷料乾淨外, 局部採取加壓包紮措施, 即在更換敷料後,
將其四周及中央用寬膠布加壓固定, 約2~3天后可停止。 硬脊膜假性囊腫多在術後幾個月內出現腰腿痛, 在手術疤痕處或腰骶部有球形囊樣物與硬膜粘連。 腫物囊壁薄而發亮, 呈粉紅色, 腫物邊緣增厚, 腫物有微孔和椎管由硬膜下腔相通。 壓迫囊樣腫物, 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發現脊膜囊樣腫物應防止破潰引起蛛網膜下腔感染, 並應行硬膜修補術。 術後臥床取頭低足高位7~8天, 待硬膜修補處癒合。 手術效果良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