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不經汗下吐諸傷, 形但如初守太陽。 地汁一升百合七, 陰柔最是化陽剛。
方義:本方證乃是心肺陰虛內熱, 百脈失和, 使心神不安及飲食行為失調所致。 陰虛內熱, 擾亂心神, 故沉默寡言, 欲臥不能臥, 欲行不能行, 如有神靈;情志不遂致脾失健運, 故意欲飲食複不能飲食, 時而時而欲食, 時而惡食;陰虛生內熱, 故如寒無寒, 如熱無熱, 口苦, 小便赤;舌脈亦為陰虛有熱之象。 治宜養心潤肺, 益陰清熱。
方中百合色白入肺, 養肺陰而清氣熱;生地黃色黑入腎, 益心營而清血熱;泉水清熱利小便, 諸藥合用,
組成:百合七枚(擘)24g, 生地黃汁一升24g。 (200ml《中華名醫方劑大全》)
用法:以上水洗百合, 漬一宿, 當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滓, 內地黃汁, 煎取一升五合, 分溫再服。 中病, 勿更服。 大便當如漆。
現代用法:水煎服
加減:若兼瘀濁閉塞清澈之髒證, 可加膽南星、石菖蒲、郁金、茯神等。 若肺燥或肺熱咳嗽者, 加麥冬、沙參、貝母、甘草等潤肺止咳;心神不安者, 加夜交藤, 炒棗仁等寧心安神。
百合地黃湯的功效主治功效:養陰清熱, 補益心肺。
主治:百合病之心肺陰虛內熱證。 症見神志恍惚, 意欲飲食複不能食, 時而欲食, 時而惡食;沉默寡言, 欲臥不能臥, 欲行不能行, 如有神靈;如寒無寒,
運用:現在常用於神經官能症、癔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更年期綜合征、肺結核等屬心肺陰虛內熱者。 臨床研究表面, 百合地黃湯在一定濃度時有抑制腫瘤的作用。
百合地黃湯的文獻摘要《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百合病, 不經吐、下、發汗。 病形如初者, 百合地黃湯主之。 ”
《金匱要略心典》:“百合色白入肺, 而輕氣中之熱, 地黃色入腎, 而除血中之熱, 氣血同治, 百脈俱清, 雖有邪氣, 亦必自下, 服後大便如漆, 則熱處之驗也。 ”
《千金方衍義》:“百合病若不經發汗、吐、下, 而血熱自汗, 用百合為君, 安心補神, 能去中熱, 利大小便, 導滌痰積;但佐生地黃汁以涼血, 血涼則熱毒解而蘊結自行, 故大便當去惡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