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燥但也是祛濕最好的時間段, 利用三伏天來祛濕是很重要的。 那麼, 我們該如何利用三伏天來養生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解析五大三伏天養生的秘訣吧。
多吃紅色食物
按中醫的五行學說, 夏季是養心時節, 而紅色入心。 因此, 我們應首先注重“心”的保養, 飲食方面著重紅色食物的選擇, 比如紅豆, 中醫認為它具有祛濕利水的功效, 而在營養學上它含豐富的鉀元素, 鉀元素是維護心臟, 穩定血壓的重要元素。 進入伏天以後, 由於天氣悶熱潮濕, 人體會變得濕氣重, 出汗多, 攝入適量的紅小豆就可以彌補從汗液中流失的鉀元素同時還可以祛濕氣。
切忌過度運動
夏季是養心季節, 而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 汗出的過多易損傷心氣, 心氣不足則易生悲。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 身體排除大量的汗液, 會造成一些礦物質的流失, 如鉀, 鈣, 鈉等, 這樣就容易引起萎靡不振, 四肢無力, 心慌氣短, 噁心, 嘔吐等中暑症狀。 因此, 三伏天運動, 不適宜大汗淋漓, 而應微微出汗為好。
祛 濕
夏天多暑多濕, 人往往感到頭重腦疼, 則容易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 暑濕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脹、肢體困重等症狀。 暑濕之氣乘虛而入, 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很容易心氣虧耗, 出現中暑症狀。
苦味宜多食
中醫認為,
食清淡少生冷
三伏天飲食養生應以清淡為原則, 以質軟、易於消化的食物為主。 清淡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 還能增進食欲, 在菜肴里加點醋能提高胃酸濃度, 增進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