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聞診之嗅氣味—痰

痰是由肺和氣道排出的黏液, 其濁而稠者為痰, 清而稀者為飲, 此皆為有形之痰。 痰的形成主要是由臟腑氣血失和, 水濕、津液凝結而成, 是臟腑病理變化的產物, 尤其是人體水液代謝障礙產生的病理產物, 但同時它又可成為另一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景嶽全書·痰飲》說:“痰即人之津液, 無非水穀之所化, 此痰亦既化之物, 而非不化之屬也。 但化得其正, 則形體強, 營衛充。 而痰涎本皆血氣。 若化失其正, 則臟腑病, 津液敗, 而血氣即成痰涎。 ”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腎三髒關係至為密切, 在正常情況下, 水穀精微,

通過三焦之氣化, 或化為津, 或化為血, 以營養全身;無用之物變為汗, 或變為氣, 或變為溺而排出體外, 所以無痰之生。 只有當人體為外邪所侵或內傷七情, 飲食勞倦, 生活失宜等內外因素, 導致肺、脾、腎三髒失去正常的生化輸布功能, 三焦氣化不利, 水穀不化精微, 漸聚成痰, 便可發生各種病證。 正如《證治匯補·痰證》所說:“人之氣道, 貴乎清順。 則津液流通, 何痰之有。 若外為風、暑、燥、濕之侵, 內為驚、怒、憂、思之擾, 飲食勞倦, 酒色無節, 榮衛不清, 氣血濁敗, 薰蒸津液, 痰乃生焉。 ”但由於它感受的外邪及疾病的新久不同, 所以痰的顏色、氣味也不一樣, 臨床我們可根據其顏色、氣味來測知疾病的寒熱虛實以及病程的久暫。 如《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所說:“痰新而輕者,
味淡色清白稀薄;久而重者, 黃濁稠黏凝結, 咯不出, 漸成惡味, 酸辛腥臊鹹苦, 甚至帶血而出。 ”

①腥味痰

【聞診】病人咳唾痰白清稀, 聞之腥汙異常。

【臨床意義】痰液腥汙者多屬虛寒證。 臨床常見有哮喘後期脾腎陽虛的患者。

【治法】宜溫陽祛寒, 方用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之類加減治療。

②臭味痰

【聞診】病人咳吐濁痰, 甚則咳唾膿血, 聞之腥臭刺鼻。

【臨床意義】咳吐腥臭痰者多為肺癰所致。 若見惡臭味痰則多為肺膿腫、支氣管擴張、晚期惡性肺腫瘤的痰液。

【治法】宜清肺化痰, 消癰解毒, 方用千金葦莖東加味。

③苦臭味痰

【聞診】病人咳痰黏稠, 有苦臭味。

【臨床意義】此多為熱性咳嗽。 如外感病, 表邪入裡化熱而致肺熱咳嗽。

【治法】宜清肺化痰,

方用清金化痰湯。

④甜味痰

【聞診】病人咳痰色白最多, 有甜味。

【臨床意義】此為脾虛水濕停滯, 凝聚為痰, 濕痰犯肺所致。

【治法】宜健脾法濕, 化痰止咳, 方用四君子湯合二陳東加減。

⑤酸辣味痰

【聞診】病人咳痰黃黏, 聞之有酸辣味。

【臨床意義】此為肝火上炎犯肺, 肺失清肅所致。

【治法】宜平肝降火, 清肺止咳, 方用瀉白散合黛蛤散。

⑥鹹味痰

【聞診】病人咳痰色白質稀, 有鹹味。

【臨床意義】此多為腎虛咳嗽所致。

【治法】宜溫腎化痰止咳, 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