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養生別多多益善 注意6點更健康

秋季正慢慢來臨, 養生也應該隨著季節而變化。 那麼, 秋季養生有什麼要注意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秋季養生需遠離這些誤區

1、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認為“多吃補藥, 有病治病, 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 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 可引起腹脹, 不思飲食。 過服維生素C, 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2、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 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 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 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否則適得其反, 會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 但根據體質可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

偏寒者畏寒喜熱, 手足不溫, 口淡涎多, 大便溏, 小便清長, 舌質淡脈沉細。 偏熱者, 則手足心熱, 口幹, 口苦, 口臭, 大便幹結, 小便短赤, 舌質紅, 脈數。 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 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3、不分虛實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 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 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 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否則會適得其反。

4、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 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 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 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 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 另外, 凡食療均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證, 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 “缺什麼, 補什麼”, 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 尤其是老年群體,

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5、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 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 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 如多吃芹菜可治療高血壓。 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 順氣寬胸, 化痰止咳。 多吃山藥能補脾胃。 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6、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 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 而且味美可口。 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 若久吃多吃, 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 常常不堪重負, 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 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 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 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

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 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秋季養生有6點

1、忌悲:中醫理論認為, 秋天對應的臟器是肺, 悲傷容易傷肺。 反過來, 肺氣虛了, 機體的耐受能力下降, 也易產生悲傷的情緒。 所以, 秋天自我調養要做到內心寧靜舒暢, 切忌悲觀傷感, 即使遇到傷感的事, 應主動予以排解, 以避肅殺之氣。 同時, 還應儘量收斂神氣、平和心態, 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2、咽津:秋季多乾燥, 人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不適。 咽津具體方法為:舌頭在嘴裡攪動, 以刺激唾液的產生, 然後分成3次咽下, 並有意識地將其送入丹田。

3、潤肺:秋天的飲食強調滋陰潤肺。 《飲膳正要》說:“秋氣燥, 宜食麻以潤其燥,

禁寒飲。 ”就是說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蘿蔔、蜂蜜、枇杷、鳳梨、乳品等柔潤的食物, 以益胃生津;也可熬生地粥, 以滋陰潤燥。 另外, 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潤肺。

4、食酸:酸味能收斂肺氣, 辛味則發散瀉肺, 秋天宜收不宜散, 所以要儘量少吃蔥、薑等辛辣食物, 適當多吃酸味的果蔬。

5、秋凍:秋天剛至的時候, 暑熱未盡, 早晚溫差大, 天氣變化無常, 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 十裡不同天”的情況, 這時不宜立刻增加衣物。 秋天微寒的刺激, 可提高大腦的興奮性, 使皮膚代謝加快, 機體耐寒能力增強, 更能適應即將來臨的冬季。 當然, 秋凍也要適度且因人而異, 不能凍得打寒戰, 老人和孩子則要注意保暖。

6、秋膘:炎熱的夏季, 人們普遍胃口較差,

立秋以後, 天氣雖熱, 但人們身上再無黏膩不適的感覺, 於是想要吃點好的, 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 因此民間有“貼秋膘”一說。 貼秋膘最常吃的是燉肉。 不過, 一來現代人普遍飲食熱量偏高, 二來很多人本身體重就超標, 所以貼秋膘一定要適度, 不宜大吃大喝, 特別是少食肥甘厚味。

調養應從清晨開始。 秋季氣候乾燥, 但清晨卻多是天高氣爽, 空氣清新, 是一日當中最為舒適的時候。 早睡早起是好習慣, 利於收斂神氣, 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 保持充沛的活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