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服藥8誤區你中招了嗎 怎麼服藥才更有效

據國外媒體報導, 處方藥喜憂參半。 數百萬人靠它們緩解威脅生命的疾病。 但這些藥含有的化學物可能造成奇怪有時甚至有破壞性的副作用。 下面列舉的就是最奇怪的例子。

這些服藥誤區你中招了嗎?

1、服非處方藥不看標籤。 很多人認為非處方藥不會傷身, 其實這是很嚴重的認識誤區。 由於大量服用非處方藥物(如止痛藥等)、過量服用瀉藥或抗酸藥、不同藥物反應等而導致嚴重健康問題的人不計其數。 服藥前要認真閱讀藥物說明書。

2、胃不好還總吃鎮靜藥。 一項大規模調查發現, 服用處方藥苯二氮卓類藥物(安定、阿普唑侖和三唑侖等)幫助睡眠的人,

夜間發生燒心的幾率超過普通人群50%。 還有研究發現, 這些處方類抗焦慮藥物會導致食道下段括約肌鬆弛, 引起胃食管反流、燒心。

3、腹瀉伴發燒先服止瀉藥。 腹瀉伴發燒時, 切勿濫用止瀉藥。 這些症狀說明體內存在感染, 要儘快就醫

4、沒心血管風險服阿司匹林。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每天服阿司匹林, 因為該藥可能會導致胃出血。 醫生只建議心臟病和中風危險高的人服用。

5、驟然停服抗焦慮藥。 如果長期服用抗焦慮藥物, 那麼不能驟然停藥。 最好與醫生商量, 如何逐步減少藥物劑量, 直至停藥。 否則容易導致昏厥等嚴重併發症

6、一種抗生素解決所有問題。 很多抗生素都有其專治的特定感染。

用錯抗生素不僅無效, 而且會產生耐藥性。 使用抗生素應該用完一個療程。

7、濫用抗精神病藥。 《臨床精神病學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發現, 大多數服用抗精神病藥的患者都沒出現精神分裂症等嚴重精神病, 而只有輕度抑鬱、焦慮等表現。 後者其實可以通過更安全更便宜的藥物予以治療

8、空腹補鈣。 鈣容易形成碳酸鈣, 胃部需要大量的鹽酸類物質分解碳酸鈣。 因此不宜空腹補鈣, 最好在飯後或吃點零食後。

5種藥物作用需注意

指紋消失。 幾年前, 美國移民局發現一名新加坡男子沒有指紋後將其關押。 結果證明, 他服用了一種名為希羅達的化學藥物。 據報導, 人在服用這種藥物後, 指紋消失, 因為皮膚對它作出反應,

隨後剝落。 將人扣押了幾個小時後, 移民局才放行。

午夜貪吃。 服用安眠藥安必恩, 也有奇怪的副作用, 都和夜間有關, 例如睡著吃東西、睡著做飯甚至睡著開車等。 醫生依然在尋找造成這些副作用的原因。 美國明尼蘇達睡眠障礙中心負責人馬克-馬赫瓦爾德表示:“這些人在晚上拼命吃東西。 ”

嗅覺喪失。 有些報導說, 患者受干擾素副作用影響, 完全喪失了嗅覺能力。 干擾素通常用於治療肝炎、白血病和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 克羅埃西亞一位患者第一次服用這種藥物兩周後就出現嗅覺喪失的不良症狀。 即使經過13個月的治療, 他仍然聞不到氣味。

幻覺。 甲氟喹是一種治療瘧疾的藥劑, 但有人卻因服用這種藥物付出慘重代價。

一些患者抱怨, 出現幻覺甚至自殺企圖。

健忘。 我們在電影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情節:猛烈撞擊頭部, 造成健忘症。 但從醫學角度看, 服用某些藥物也會造成短期失憶, 例如鎮定劑和安眠藥等。

這些藥物嚼碎吃更好

鈣製劑:鈣的流失量非常大, 吃下去沒等吸收就有大部分隨尿液排出去了, 嚼碎可以增加吸收率。 常見的有鈣片、碳酸鈣、葡萄糖酸鈣、鈣爾奇D等。

助消化藥:如乾酵母, 也叫食母生, 是最常用的助消化藥物。 因其含有黏性物質較多, 如不嚼碎易在胃內形成黏性團塊, 影響藥物的作用。 嚼碎服用利於在消化道的吸收。

複方甘草片:是“老牌”的祛痰止咳藥, 在服用複方甘草片時, 最好不要吞服, 否則會使原本含量很少的阿片粉經肝臟代謝掉。

吞服還易發生噁心、口幹、便秘等不良反應。

抗過敏藥:色羥丙鈉, 用於過敏性鼻炎、結膜炎、過敏性哮喘、日光性皮炎及其他過敏性反應。 飯前半小時嚼碎服下。 對於治療急性過敏病症時宜將藥片嚼碎服用, 儘快發揮作用。

排氣、排便類藥物:二甲矽油, 為消泡劑, 能改變氣泡的表面張力, 使其破裂, 從而消除胃腸道內的氣泡;果導片用於治療便秘, 服藥後4~8小時排出軟便, 咀嚼後服用效果更顯著, 睡前服為宜, 因白天服後造成夜間排便而影響睡眠。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