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幹結難排出, 是老年人的普遍現象, 早年我也受此症困擾, 後來得一方並照用, 兩年來, 這個困擾多年的毛病終於解除。 方法很簡單:每天早晨空腹(即尚未吃東西前)飲一湯匙醋(最好是陳米醋), 然後緊跟著飲一杯溫開水。 習慣之後, 醋的量可以減少, 但不能少於半匙。
醫師:便秘用醋, 確實是一種有效的食療方法, 一般認為以陳醋為佳。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陳醋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多種對消化功能有幫助的酶類及不飽和脂肪酸, 它能促進腸道蠕動、調節血脂、中和毒素, 維持腸道內環境的菌群平衡,
習慣性便秘的中醫驗方選
黃芪建中湯
黃芪、女貞子各20克, 桔梗9克, 甘草、桂枝各6克, 白芍、當歸各15克, 大棗12枚, 生薑3片。 飴糖適量。 每日一劑, 水煎服, 連服10天為一療程, 一般服藥1~2療程。
功效:益氣溫陽, 養血通便。
通便四物湯
生白術40克、肉蓯蓉、生地黃各20克、炒枳殼10克。 水煎取液, 早晚分服, 每日一劑。 5劑為一療程, 大便正常後再服1療程以鞏固療效。
功效?押滋陰潤燥, 增液生津。
滋脾更衣湯
炙甘草、黃精各20克、淮小麥60克、白術30克、大棗15克。 水煎服, 每日早晚各服150毫升。 服藥期間停用其他中西藥。 1月為一療程。功效:滋養脾陰,
枳實導滯丸
大黃、炒枳實、炒神曲各9克, 茯苓、黃芩、黃連、白術、澤瀉各6克。 上藥研為細末, 湯浸蒸餅為丸, 每日1~2次, 每次3~6克。
功效:清熱祛濕, 導滯通便。
小偏方治胃痛
春節走親訪友之餘, 免不了要推杯換盞、相互應酬。 一來二往身體就消受不了了, 胃部總怕冷畏寒還隱隱作痛。 一天, 妻子下班後拿了一份報紙丟給我說:“我給你找了一個胃受寒的偏方, 你試試吧。 ”
見報紙上介紹的偏方寫道:取橘絡3克(果皮內層的筋絡)、生薑6克, 水煎加紅糖服用, 對受寒胃痛者有一定療效。 關於橘絡我是知道的, 那就是一味普通中藥, 能夠理氣, 化痰, 通絡。 抱著病急亂投醫的念頭, 我開始試著煎了幾劑服用。 結果, 二三天以後。 胃痛真的全好了,
後來, 我自己總結了一下, 這個偏方中的橘絡可能是起到了理氣、通絡止痛的作用。 而生薑的作用則是能夠發表散寒、溫中, 至於紅糖的藥效, 中醫營養學認為, 紅糖性溫, 能“溫而補之, 溫而通之, 溫而散之”。
1.臭梧桐治高血壓:臭梧桐30g, 地龍15g。 加水煎服, 早晚各1次。
2.海帶絲治高血壓:海帶絲1小碗, 草決明15g。 將兩味同煎, 吃海帶, 喝湯, 每日1次。
3.蠶豆花治高血壓:蠶豆花30g, 泡水代茶飲。
4.鮮葵花葉治高血壓:鮮葵花葉50g。 加水煎服, 早晚各1次。
5.鮮蘿蔔治高血壓:鮮蘿蔔適鼉。
6.地龍治高血壓:幹地龍(蚯蚓)適量, 研末裝入膠囊。 每次服4粒膠囊, 1日3次。
7.海帶玉米須治高血壓:海帶、玉米須。 海帶30g洗淨後切成細絲, 玉米須略沖後, 與海帶絲一同放入砂鍋中,
8.芹菜粥治高血壓:芹菜50g, 大米50g。 將芹菜洗淨去葉梗與大米煮成粥, 葉子洗淨煎汁, 待粥煮沸後加入即可。
9.梅花粥治高血壓:白梅花5g, 白菊花6g, 粳米50—100g。 取粳米煮成粥, 將白梅花、白菊花沖淨, 待粥將熟時加入兩種花稍煮即可。
將鮮蘿蔔絞汁飲服, 1日2次, 每次1小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