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體質在生活中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偏寒, 有的人偏冷, 這個都是不一樣的, 而中醫的治療, 是根據體質來進行治療的, 所以說呢, 分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是很重要的, 對於養生來說, 不同體質吃不同的養生材料, 那麼中醫體質是如何區分的呢?
1、平和型:平和體質日常養生應採取中庸之道, 吃得不要過飽, 也不能過饑, 不吃冷, 也不吃得過熱。 多吃五穀雜糧、蔬菜瓜果, 少食過於油膩及辛辣之物。 運動上, 一般選擇溫和的鍛煉方式, 運動強度不要太大就可以。 老年人適當散步、打太極拳。
2、陰虛型: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 比如瘦豬肉、鴨肉、龜、鱉、綠豆、冬瓜、芝麻、百合等。 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蔥、蒜、葵花子等性溫燥烈的食物。 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時間。 避免熬夜、劇烈運動和在高溫酷暑下工作。 宜節制房事, 因為我們有些房事活動傷精耗液, 對男女都一樣。
3、氣虛型:多吃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藥物, 實際上我們中醫有一個概念就是藥食同源, 在中醫看來有很多食物是有一定的藥用功能的, 所以我們下邊病理性體質的時候, 所用的飲食內容, 往往有一些是屬於藥, 同時也屬於食物。 針對氣虛型的人, 可以吃一些如黃豆、白扁豆、雞肉、泥鰍、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 吃了這些食物有補氣健脾的作用,
中醫養生是很細心的, 不是說只要是養生的藥物都可以吃, 是根據你的身體來進行決定的, 進行互補的藥物進行養生, 可以喝養生湯, 也可以和養生茶, 這個都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