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虎潛丸加減。
證候表現:起病緩慢,
漸見肢體痿軟無力,
尤以下肢明顯,
腰膝酸軟,
不能久立,
甚至步履全廢,
腿脛大肉漸脫,
或伴有眩暈耳鳴,
舌咽乾燥,
遺精或遺尿,
或婦女月經不調。
舌紅少苔,
脈細數
病因病機:肝腎虧虛,
陰精不足,
筋脈失養
治則治法:補益肝腎,
滋陰清熱
方用:虎潛丸加減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七章肢體經絡病證(卷)·第三節痿證(篇)
原文:肝腎虧損證起病緩慢,
漸見肢體痿軟無力,
尤以下肢明顯,
腰膝酸軟,
不能久立,
甚至步履全廢,
腿脛大肉漸脫,
或伴有眩暈耳鳴,
舌咽乾燥,
遺精或遺尿,
或婦女月經不調。
舌紅少苔,
脈細數。
證機概要:肝腎虧虛,
陰精不足,
筋脈失養。
治法:補益肝腎,
滋陰清熱。
代表方:虎潛丸加減。
本方滋陰降火,
強壯筋骨,
用於治療肝腎陰虧有熱之痿證。
常用藥:虎骨(用狗骨代)、牛膝壯筋骨利關節;熟地、龜板、知母、黃柏填精補髓,
滋陰補腎,
清虛熱;鎖陽溫腎益精;當歸、白芍藥養血柔肝;陳皮、乾薑理氣溫中和胃,
既防苦寒敗胃,
又使滋補而不滯。
若病久陰損及陽,
陰陽兩虛,
兼有神疲,
怯寒怕冷,
陽痿早洩,
尿頻而清,
婦女月經不調,
脈沉細無力,
不可過用寒涼以伐生氣,
去黃柏、知母。
加仙靈脾、鹿角霜、紫河車、附子、肉桂,
或服用鹿角膠丸、加味四斤丸;若證見面色無華或萎黃,
頭昏心悸,
加黃芪、黨參、首烏、龍眼肉、當歸以補氣養血;腰脊酸軟,
加續斷、補骨脂、狗脊補腎壯腰;熱甚者,
可去鎖陽、乾薑,
或服用六味地黃丸加牛骨髓、鹿角膠、枸杞子滋陰補腎,
以去虛火;陽虛畏寒,
脈沉弱,
加右歸丸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