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脾胃虛寒型小兒嘔吐

證候表現:食後良久方吐, 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吐物多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殘渣, 伴面色蒼白, 精神疲倦, 四肢欠溫, 食少不化, 腹痛便溏, 舌淡苔白, 脈遲緩無力, 指紋淡。

病因病機:患兒通常病程較長, 多因稟賦不足, 脾胃虛寒, 寒凝中脘, 胃氣通降無力而嘔吐。 特點為食後良久方吐, 吐物不化, 清稀而不臭, 伴見全身脾陽不振之症。

治則治法:溫中散寒, 和胃降逆。

處方:丁萸理中東加減。

出處:《中醫兒科學》·第一章常見病證(篇)·第二十四節嘔吐(章)

原文:脾胃虛寒證候食後良久方吐, 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吐物多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殘渣,

伴面色蒼白, 精神疲倦, 四肢欠溫, 食少不化, 腹痛便溏, 舌淡苔白, 脈遲緩無力, 指紋淡。 辨證患兒通常病程較長, 多因稟賦不足, 脾胃虛寒, 寒凝中脘, 胃氣通降無力而嘔吐。 特點為食後良久方吐, 吐物不化, 清稀而不臭, 伴見全身脾陽不振之症。 治法溫中散寒, 和胃降逆。 方藥丁萸理中東加減。 常用黨參、白術、甘草扶脾益胃, 補養中氣;乾薑、丁香、吳茱萸溫中散寒, 降逆止嘔。 若嘔吐清水, 腹痛綿綿, 大便稀溏, 四肢欠溫者, 加附子、高良姜、肉桂溫陽祛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