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
無論吃什麼肉, 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 於是, 高壓鍋便應運而生, 用它來燉排骨等, 十幾分鐘的時間, 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 在200℃~300℃的溫度下, 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 形成芳族胺基, 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 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當代生活中, 工業污染對人體致癌影響占50%, 而飲食的影響占35%。 以前我們低估了食物中的有毒化學物致癌這一因素。 在芳族胺基化合物問題沒有完全搞清之前, 不要吃過度燒煮的肉。
2醃肉煎炸產生大量亞硝酸鹽
鹹肉含硝, 油炸油煎後, 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 因此食用鹹魚、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時, 忌煎炸。 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 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 同時, 燒制咸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 因為醋有分解亞硝酸鹽的作用, 而且能殺菌。
瘦肉中的蛋白質被烤焦烤黑, 導致致癌物雜環胺數量猛增。 脂肪被烤焦烤黑就會裂變成三四苯並吡這種致癌物。 夏天, 很多人喜歡去大排檔吃烤串, 喝啤酒, 但是很多小攤的烤肉都用明火直接接觸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