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一直有“河蟹只能活著吃, 即使做熟也不能隔夜, 否則吃了易中毒”的說法。 如果吃了死螃蟹
常溫存熟蟹別超4小時
那麼, 做熟的河蟹, 吃的時候便無安全隱患了嗎?那得看你把螃蟹做熟到什麼程度。 很多人貪鮮, 只簡單蒸一蒸便關火開吃, 其實這樣同樣很有風險。 據考證, 吃了只稍稍加熱的河蟹, 其肺吸蟲的感染率為20%;吃醃蟹和醉蟹, 肺吸蟲的感染率高達55%.研究顯示, 肺吸蟲囊蚴的抵抗力很強, 一般要在55℃的水中浸泡30分鐘或在濃度為20%的鹽水中醃48小時才能殺死。 螃蟹沒熟透就吃, 還可能引起腸道發炎、水腫及充血等症狀。
上面說到的是現做現吃, 那蒸熟煮透的螃蟹是不是就沒有隱患了?未必, 如果螃蟹沒能一頓吃完, 放置一段時間的熟蟹也不敢保證完全安全。 這是因為, 即使完全蒸熟煮透的河蟹, 也極易被細菌侵入而污染。 萬一吃不完, 剩下的螃蟹如果保存在常溫下乾淨且陰涼通風的地方, 最好也不要超過4小時, 否則就可能滋生細菌了。 總之, 熟蟹剩下了也最好儘快吃完,
吃了死河蟹確實易中毒
河蟹大多生長在污濁的河塘中, 喜歡吃水中死魚、死蝦等腐敗的動物屍體, 所以, 它很容易感染細菌, 一般蟹體內外均沾有大量微生物。 活著的時候, 河蟹可以通過新陳代謝將細菌排出體外, 而一旦死亡, 體內的細菌就會大量繁殖, 分解蟹肉, 有的細菌還會產生毒素。
事實上, 死河蟹所藏的毒遠非如此。 螃蟹體內還含有較多的組氨酸, 組氨酸容易分解, 可在脫羧酶的作用下產生組胺和類組胺物質。 尤其當螃蟹死後, 組氨酸分解更加迅速, 河蟹死亡時間越長, 體內積累的組胺越多, 而當組胺積蓄到一定數量時, 吃了即會造成中毒。
全部毒素中, 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氨氣。 河蟹怎麼還會攜帶氨氣呢?這需要從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說起。 河蟹含有大量蛋白質, 它死亡後, 體內的蛋白質就會分解出氨氣。 死蟹被吃進人體後, 過高的氨氣必須經由人體排出, 這一過程便會對健康造成傷害。
可以說, 如果飲食不當, 死河蟹就很像武俠小說中煨了毒藥的暗器, 即便吃著可能依舊不失鮮美, 但卻害人於無形。 人若吃了這樣的螃蟹, 很容易引發食物中毒, 常見的表現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 嚴重的還可發生脫水、電解質紊亂、抽搐, 甚至發生休克、昏迷、敗血症等。 這便是河蟹只能鮮活著吃的原因。
想吃隔夜蟹最好中午前
至於吃死河蟹的後果, 一些人會把買回家的河蟹一次性都蒸熟煮透,
說來說去, 熟螃蟹吃不完到底該怎麼辦呢?如果當天晚上沒吃完的話, 可待其涼透後裹上保鮮膜放冰箱內冷藏, 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冷凍。 但冰箱裡存放的熟蟹最遲別超過第二天中午,
誰應該閱讀《吃死蟹易中毒 螃蟹購買保存方法》?答案是:幾乎所有人都應該閱讀。 《吃死蟹易中毒 螃蟹購買保存方法》是當代的熱點話題, 提供了許多實用的養生指南, 通過閱讀《吃死蟹易中毒 螃蟹購買保存方法》不僅能夠瞭解健康的秘密, 進而掌握自己的命運, 擁有健康美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