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主治】行氣止痛, 健脾開胃。 適用小腸疝氣, 脘腹脹氣, 睾丸腫脹偏墜, 胃寒嘔吐, 食欲減退, 以及鞘膜積液, 陰囊象皮腫, 嵌閉性小腸疝, 慢性胃炎, 胃弱, 胃腸, 馳緩下垂, 乳汁缺乏等症。
【煮制方法】先煎小茴香取汁, 去渣, 入粳米煮為稀粥。 或用小茴香3~5克研為細末, 調入粥中煮食。
【粥義解說】茴香有大茴香與小茴香兩種, 前者屬木蘭科, 後者屬傘形科。 兩者雖然功效大致相同, 但煮制茴香粥, 還是選用小茴香為好。
小茵香是民間常用的調味品, 中醫說它具有理氣、散寒、開胃、止痛的作用。
據臨床報導, 小茴香對治療小腸疝, 鞘膜積液和陰囊象皮腫確有療效。 例如, 有人單用小茴香, 治療嵌頓性小腸疝26例, 治癒22例, 無效4例。 據臨床觀察, 一般在服藥後半小時左右可見嵌頓內容自行重定, 疼痛消失,
用小茴香煮粥, 是前人食療治疝的好方法。 清·尤乘《壽世古編·卷下·食治秘方》中記載:“茴香粥, 和胃治疝, 用小茴香炒, 煎湯去渣, 入米煮粥食。 ”除用於治療疝氣外, 對一切寒性腹痛。 均可食用。
【注意事項】菌香粥屬於散寒止痛性藥粥, 對一切實熱病症及陰虛火旺的患者, 不可選食。 療程以3~5天為宜, 每天分二次乘熱服用。
【來源】《壽世青編》
【參考資料】
《飲食辯錄·卷二》:“茴香粥。 平肝和胃, 治胸脅脹痛, 疝氣偏墜, 研末入粥。 ”
《飲食治療指南》:“茴香粥。 祛寒濕, 和胃, 止疝痛。 主治食納差, 消化不良, 鱔痛, 腳氣。 茴香9克和米3兩煮粥。 ”
《本草綱目·卷二十五》:“茴香粥和胃治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