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把一套太極拳練習的遊刃有餘, 那麼就得多花一些心思在上面。 首先要掌握一些基礎功, 那麼裡面的松功動作怎樣練習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為你介紹一下關於太極拳的松功動作的練習吧!
太極拳練習
松功動作怎樣練:
一、什麼是太極拳的松呢
松功是內外雙修, 內求心神意念放鬆, 神經安舒, 頭腦清靜;先求心意松, 而後肢體松, 從腳到頂, 腳、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關節鬆開, 且節節貫串, 舉動輕柔, 上盤輕、中盤活、下盤穩。
二、松的方法
1、拳架出松功:
太極功夫是拳裡練出來的, 每一位練家都應當重視拳架的修煉,
2、立身中正求松功:
王宗嶽公論及雙重之病曰:“每見數年純功, 不能運化者, 率皆自為人制, 雙重之病未悟耳。 ”盤拳技擊均不可雙重, 拳理規範單腿重心, 楊禹廷大師稱為“立柱式身形”指的是腳與頭頂上下一條直線,
4、腳下生根獲松功:
太極技擊的根本在腳下, 也就是“太極腳”。 拳論雲:“其根在腳, 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 總須完整一氣。 ”腳下穩固, 自然輕靈, 打拳始終兩腳下踩, 正確練拳上下左右, 前進後退, 全靠兩腿的重心陰陽變轉, 身軀不動循規蹈距出真功。
5、懸垂益體驗松肩:
太極拳十分重視松肩, 常將松肩和垂肘聯繫在一起。 在技擊場上, 以晃肩、搖肩、躲肩等方法“化解”對方來力。
為了體驗九大關節放鬆, 節節貫串的感覺, 可以在單杠, 樹叉, 門框以及方便的地方作懸垂,
肩俯臥撐法:
身體下俯, 兩手直臂扶住桌子, 兩肩隨身體上下起伏運動, 兩肩做順時針或逆時針運動。
身體直立, 兩手直臂扶牆, 兩肩隨身體前後運動, 兩肩做順時針或逆時針運動。
注意以上兩種方法, 整個過程中兩臂要始終保持伸直, 不能彎曲。
從腳到手九大關節不放鬆, 不能達到節節貫串, 單獨去松肩是不可能的。 而松肩是周身放鬆後的最終功成。 松肩跟收吸胸窩是密不可分的, 肩真正鬆開, 按之有追不上的感覺。 說到底, 還是要在拳裡修煉。
6、開胯松腰法:
(一)、開胯練習
開胯對學習太極拳是至關重要的, 胯開的、松的程度對今後太極拳動作的規範和發勁都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方法:
1、坐
兩腳腳心相對,
2、抬膝
全身放鬆, 丹田吸氣。 隨著吸氣兩膝蓋略上抬。
3、按膝
全身放鬆, 丹田呼氣, 隨著呼氣兩手往下按兩個膝蓋, 使膝蓋、兩腿外側貼到地面。
這樣一吸一呼, 一按一抬連續練習, 幾天即可徹底開胯。
隨著胯開得程度, 下按兩膝貼地精止的時間逐漸加長, 達到三分鐘以上為佳。
松胯:
我們學練太極拳雙胯必須鬆開, 襠部撐圓。 松胯哪怕鬆開一點點都行, 不松胯或未松胯時不能使內氣內勁產生。
松胯的標準:
雙胯能下沉, 襠開圓, 雙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過胯膝往腳上負重, 胯部相對不負重;雙胯隨身體重心移動胯部也能適當負重, 轉換靈活, 下盤穩固。
松胯的感覺:
人的自重已紮在膝部已下小腿及腳跟部;在膝部不前傾的前提下,
(二)、涮腰
涮腰主要練就腰的功夫。
腰在太極拳中十分重要關鍵, 拳論雲:腰不動手不發!
預備式:
自然站立, 兩腳與肩同寬。
開始練習可以用兩手扶一與腰同高的物體(門或凳子)。
(1)平肘:
身體直立, 重心繼續下沉, 兩腳使勁下踩, 兩手握拳, 拳心相對, 平肘與腰間。
(2)涮腰 :
兩腳繼續使勁下踩, 用兩肘帶動腰(整個腰部), 做前後轉動。
要求:兩腳下踩
兩膝不動
兩肩不動
通過上述方法, 可以再短時間內獲得腰胯的放鬆。
太極拳博大精深, 說到根子上是“練中求松”。 只要修煉方法對, 在老師指點下定會功夫上身的。
在老師指點下定會功夫上身的。